根據國際知名零部件廠商博格華納近期公布的2006年財務報告透露,雖然北美汽車市場低迷,但公司加大了對歐洲、亞洲市場的投資,保證了全年銷售額同比繼續增長。3月20日,前來中國市場考察的博格華納公司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蒂莫西?m?曼格奈羅(timothym?manganello)先生在上海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在中國的業務量增長很快,特別是中國整車企業的關注點由前兩年的車身、內飾轉到發動機、變速箱,這對我們是個商機。
早在2005年,博格華納就極具遠見地制定了“新業務計劃”:在客觀地分析了北美汽車市場業務下降的事實后,果斷提出全球資源整合的方案,把資源調整到市場增長的地方,而這些地方包括中國、印度、日本、韓國等。從2006年經營情況看,公司對全球業務的戰略調整已經產生積極的效果。而曼格奈羅先生此次來華,目的是考察進一步在中國擴大投資的可行性方案,主要內容一是確定博格華納上海研發中心的地點,預計一年半后建設完畢,主要任務目標是為開發中國本地市場提供服務;二是在寧波考慮建設一個應用工程大樓,直接為生產服務。
曼格奈羅先生表示,公司從現在到2009年繼續推進業務重組計劃,目標是在北美市場保持穩定,把一部分北美資源轉移到歐亞市場,歐亞將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在這種總體經營戰略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博格華納全球各地的業務所占總銷售額的比重也隨之變化:2000年,公司60%的業務主要在美國,其中北美三大家要占到47%;而到2009年,美國市場只占到30%,其中三大家占15%,其余主要由歐亞等新興汽車市場分享,重點增長地區主要來自中國、印度、韓國等,其中中國地區的銷售額占到總額的10%。
曼格奈羅先生早在1992年就來到中國,直接參與了博格華納最早與中國汽車業合作的項目——合資組建北京華納齒輪公司。他對十幾年來博格華納在中國業務拓展的速度表示滿意。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博格華納每年在華的投資都在1000萬美元以上,初步形成了以浙江寧波為重要生產基地,以上海為主要投資決策、人才網羅以及將來的研發基地的發展格局。特別是寧波基地的大規模開發,成為博格華納在中國做長期戰略項目的標志,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曾給予重點報道。曼格奈羅先生對此表示:“重點不在于投資多少,而是我們從未減少過在中國的投資。”
作為一家致力于成為全球汽車供應商的跨國企業,博格華納不僅持續加大對中國汽車市場的投資力度,而且更注重推廣在發動機、變速箱零部件的獨有技術。曼格奈羅先生明確地對中國記者表示:通過一步步的努力,要力爭使所有在中國生產的產品都實現國產化,首先找到地方生產,再去找更好的供應商。在博格華納中國業務的增長中,與中國自主品牌企業的合作占有相當的比例,其中以引進、消化、共同開發產品的技術合作為主。目前博格華納正在與奇瑞做前輪驅動,與上汽做榮威的雙離合變速器的開發,曼格奈羅先生此行的目的之一還要到奇瑞公司走訪客戶。他對中國記者強調指出,我們的工作重點是服務于當地客戶,博格華納在全球都是與整車廠搞同步開發,中國也不例外。
由于博格華納在中國的業務急劇擴大,讓曼格奈羅先生頗有些無奈的是公司不能招收到大量合適的產品開發、工程應用、財務管理等人才,這也關系到能否在中國保持技術的優勢。為此,博格華納除了利用上海的區位優勢廣攬人才外,還通過與美國密西根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建立校企之間的產學研合作,強化公司在中國的競爭實力。
相對于北美幾家大的零部件供應商仍在虧損的境地中徘徊,博格華納2006年的業績可謂十分突出。就中國記者提出的公司保持市場優勢的原因,曼格奈羅先生認為,技術領先、客戶多元化、制造成本和財務成本控制精良、勞資糾紛少是博格華納成功的關鍵所在。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