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用了10噸銅,實驗了無數次,才發現與世界權威焊接方法相反的創意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這個創意造就了空調銅鋁連接管這個新型產品。”中國海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趙越如是說。
趙越所說的是,被稱為世界級難題的、適合于工業化生產的薄壁銅鋁管焊接技術,是空調器連接管鋁代銅的關鍵技術。說它是世界難題并非夸大其詞,不少發達國家研究了多年,工業上只能實現焊接壁厚1.0毫米以上銅鋁管,但比這薄的銅鋁管焊接技術一直沒有突破。“而我們要解決的是,可用于空調器生產的薄壁銅鋁管對接焊問題。”
傳統上,空調產品的制冷管路用的都是銅管。但銅一直是全球性緊缺資源,銅的價格飛漲,已經影響到空調產業的發展。而我國的鋁資源比較豐富,鋁產業也比較發達。因此,空調制冷管路用鋁代銅成為大勢所趨。
用鋁代銅,最關鍵的技術就是銅鋁管對接焊問題。為此,在國內焊接行業頗有名氣的青島市海青機械總廠聯合中國海洋大學,組成了課題攻關團隊,主動承擔起了這項技術的攻關任務。
課題組經過一年半時間的研究,歷經了數萬次反復實驗,終于發明成功了一種全新的焊接法———電阻壓力焊接法,這種焊接法可以在焊接中實現焊縫中無銅鋁共晶組織、銅鋁原子結合,焊縫非常牢固,經過拉伸、彎曲、壓扁等各種機械試驗,都沒有出現任何縫隙。由此,以這種焊接法為技術核心的“銅鋁空調連接管”項目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并被科技部、商務部、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環保總局四部委聯合確定為國家重點新產品。目前,這一項目正在申請國際發明專利。
青島市海青機械總廠采用薄壁銅鋁管焊接技術生產的“銅鋁空調連接管”投入市場后,由于其銷售價格比銅管降低了一半,加上其性能、使用壽命和安裝方便度都優于純粹的銅管,迅速贏得了空調廠商的青睞,產品供不應求。目前,國內大部分空調企業應用了這一技術產品,韓國、日本的空調企業也開始使用此項技術產品。同時,其產品質量也經受住了市場的檢驗,從2004年投產以來,累計投放市場近600萬套“銅鋁空調連接管”,合格率達100%。
“由此,我們贏得了一個全新的市場。”趙越說,“僅以我國空調市場計算,每年5000萬套的銷售量,意味著每年將有近20億元的銅鋁連接管市場容量,同時還將減少5萬噸的用銅量。”(祁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