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以農機化“2674”工程為載體,突出抓好機械化示范基地、新機具新技術推廣、農機生產服務組織建設和農機安全生產四項重點工作,強化服務意識,抓好工作落實,全力推進農機化工作再上新臺階。目前,全市農機總動力達到120萬千瓦,同比增長4.4%,拖拉機擁有量達到5.9萬臺,聯合收割機達到3783臺,配套機具達到11.2萬臺(套)。開展示范區創建活動,提升農機綜合作業水平。全力實施通化市農機化“2674”工程,將國家和省農機惠農政策、農機項目和我市農機人才與技術服務向示范區傾斜和集聚。項目區內,共建設省級以上示范合作社6個,其中,國家級示范社1個;完成新建全程機械化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農機裝備建設示范項目1個,累計達到12個,其中,柳河縣5個,輝南縣7個。全市推廣玉米保護性耕作示范面積1.3萬畝,項目區內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0%,高出全市平均水平3個百分點。4個市級特產機械化示范基地示范生產面積3.5萬畝,其中,蔬菜生產示范面積1.5萬畝,人參生產示范面積1.6萬畝。輝南縣被評為全國第三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
落實國家農機惠農政策,提升農機裝備水平。首先,按照省農機購置補貼延伸績效管理方案要求,對各縣(市、區)國家農機購置補貼工作進行了績效考核。其次,積極爭取農機保護性耕作示范項目,近年來,我市開展了農機保護性耕作補貼示范項目3畝,其中,輝南縣3000畝,二道江區畝。同時,按照省農機補貼方案要求組織完成了2018-2020年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方案制定和上報工作,共落實國家農機購置補貼資金4463萬元,補貼機具2654臺(套),惠及農戶2124戶,拉動農民投資1.3億元。通過落實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促進了我市農機的更新換代,有效提高了農機裝備水平。
積極培育發展農機新型經營主體,提升農機社會化服務水平。采取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引導、項目推動和宣傳推介等措施,扶持、指導農機大戶、種糧大戶,以機具入股、土地入股、資金入股等方式,培育發展了一批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特色明顯、效益良好的農機專業示范合作社,全市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到了210個。同時,發揮農機經營主體的示范引導作用,組織各縣(市、區)開展了吉林省全程機械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機裝備建設項目申報,輝南縣大椅山鎮農原農機專業合作社申報成功,總投資400萬元,其中,項目補貼資金143萬元,購置各類農機具27臺(套)。輝南縣仁和農機專業合作社被評為2018年省級農機專業示范合作社。
來源:中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