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遙遠的新西蘭,任何高科技來了以后,村里人都能研發出適合本地的用法。
比如國外研發了機器手后,在新西蘭就會重新編程做這個工作,包果果:
比如人工智能技術有了識別能力之后,在新西蘭就會安排做這個工作,摘果果:
除了摘蘋果,還要重寫程序摘奇異果,這更需要輕拿輕放。
移動互聯網技術開發之后,新西蘭人又發明了這個——牛的“高科技”,這個“耳釘”可以把包括位置在內的信息發到農民手機上。
這兩年無人機技術流行,來到新西蘭之后又被農民伯伯拿來為我所用了。
james parsons是新西蘭北部northland地區的農民,家里有個大牧場。傳統的牧羊方式是這樣:
新西蘭牧場的土地,有的平整,有的陡峭,而parsons先生家里的牧場土地是坡地,看管羊群不那么方便。
于是,他想到了用無人機放羊,“無人機可以直接飛到它們頭頂上,這可省時間了。”
無人機前后夾擊,很快就把羊都趕了回來。
parsons說,無人機飛一次大概20分,5分鐘用在路程上,15分鐘用來趕羊,并可隨時查看羊群狀況。
現在,用無人機放羊正在新西蘭農民中逐漸普及。
wairarapa的農民matt wyeth是另外一位無人機管羊的新西蘭牧民,使用這個新技術也有段時間了。
他還訓練他的孩子cameron操作無人機,小孩子掌握得挺快。
除了每天趕羊之外,無人機有個很大的用處,尤其是在羊群生產季節。
懷孕的母羊會發生一種情況,在野外跌到后無法重新站立,其他羊都走了,倒下的母羊只能在野外這樣躺著。
以前發生這種情況很危險,現在matt wyeth每天結束之前都用無人機掃一遍牧場,這樣效率很高,很快能發現各種原因落單的羊只。
發現后他就讓兒子騎上摩托去,同時無人機一路跟蹤發回實時信息。
這樣的羊只要重新幫它翻過身來,就能站起來回家了。
以前,這種情況發生時,幾天之內無人發現懷孕母羊就會死亡。無人機改變了這一切,無人機的高視角讓人能檢查人和狗狗都可能錯過的區域。這里又是一只。
在新西蘭北島豐盛灣taranaki ,家里有75公頃牧場土地的當地農民hayden fowles也用上了無人機管理牛羊。
“我有一個牛圈是下午2:50開的,我現在一到這個時間就把無人機放出去,把牛趕回來。
“現在這個日常工作用無人機要40分鐘到1個小時,以前我每天要自己開去趕回來,需要更長時間,也更累。“
一臺1000紐幣的無人機就改變了生活,這個太劃算了。
“而且還省下了。”fowles先生說。
隨著無人機在新西蘭農牧業中的逐漸普及,最新的產品更新,已經把狗叫聲音整合進機體,無人機放羊的時候,可以“汪汪汪”地叫喚了。這對牧羊犬來說,可能不是個好消息。
新款會狗叫的無人機由中國制造商大疆為新西蘭打造。
dji ferntech新西蘭供應商adam kerr說,是牧場工作首先要考慮的問題,以往農民放牧騎兩輪摩托、四輪農用摩托,每年都發生受傷甚至死亡的事故。
“沒什么比看看屏幕上的牧群,就能指揮和移動他們更好的了。”
dji新開發的農用無人機會播放狗叫的無人機,“是特別為了讓牧業操作更有效率、更安全”。adam kerr說。
有了這種黑科技,是不是新西蘭的牧羊犬都要下崗了?
應該還不太會,northland 農民 james parsons 說,農場的事情很多,狗還是有它的位置。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