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家伙,能干很多活!”9月6日,山東省夏津縣農民張瑞譜指著他發明的“多功能履帶式自動行走農用機”高興地告訴說。
“這種農用機能施肥、耘地、鋤草、晾墑、播種,在壟寬超過50厘米的玉米地、棉田、菜園子,它能自動行走,還特別適合在大棚、丘陵、山地這樣的小地塊干活,又穩當又省力氣,大伙給它起了個外號,叫‘農活機器人’!”
張瑞譜是夏津縣南城鎮張莊村的一個普通農民,1997年,他開始加工生產收割機配件。在生產經營農業機械和配件的過程中,他對新型農業生產設備產生了強烈興趣,2004年,他自己創辦了一個小型耘播機加工廠,開始生產獨輪式小型耘播機。由于獨輪式耘播機穩定性能太差,在田間作業時需要費好大力氣才能架扶平衡,所以不太受歡迎。張瑞譜經過反復琢磨,決定對耘播機的構造進行改進。2005年,他設計出雙履帶式耘播機,增強了穩定性,在田間作業時,可以撒開雙手,讓它自行行走,老人、婦女都能輕松操作。
為使耘播機更小巧、靈便、美觀,配件更耐磨、耐用,張瑞譜反復改進機器外觀設計,尋求鑄造件的最佳材質配比,前后花費了20多萬元,試驗了三套模具,進行了五次材質配比改進,才獲得最佳效果。2006年6月,他向國家知識產權局遞交了專利申請,近日,喜訊傳來,他的發明順利獲得專利授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