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湖北省規模以上船舶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73.7億元,同比增長32.4%;出口創匯同比增長了3.7倍——
訂單應接不暇
湖北,環抱長江黃金水道,是我國內陸最大的船舶生產基地。今年上半年,湖北船舶出口創匯同比增長了3.7倍。
受惠于全球經濟景氣的大背景,我省造船企業訂單應接不暇。武漢船用機械公司董事長何紀武介紹,公司去年承接船舶配套訂單達到15億元,今年上半年就已超過30億元。而在青山船廠,生產任務已經排到了2011年。
據介紹,湖北船舶出口品種主要包括多用途集裝箱船、滾裝船、駁船、不銹鋼化學品船、液化氣船等,產品已出口到中國香港、日本、緬甸、新加坡、韓國、德國、瑞典、加拿大等地。
長江航運集團船舶重工總公司總經理李文德說:“全球造船業的訂單流向,已經經歷了從西歐到日本再到韓國的轉移,現在的目標是中國。”
急需強大的配套業支撐
國防科工委的資料表明,目前,船舶配套業發展滯后已成為制約中國船舶工業發展的重大瓶頸,現在三大主流船型的本土化率僅為46%。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執行常務副會長于世春說,減少對外依存度,就要大幅度提高船用設備本土化配套能力和水平,不斷優化船舶配套工業產業鏈,掌握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形成產業集聚效應。
目前,湖北船舶配套產品的裝船率只有30%,船舶配套設備大部分依賴進口,制約了船舶工業的發展。為此,省政府正在積極組建武漢船舶配套工業園,加快發展湖北船舶配套業發展。
國外“船老大”青睞湖北
近兩年,包括美國浩宏游艇集團、挪威船級社等一批世界頂級船舶制造公司紛紛來湖北拓展業務:或合資建立工廠,或與本地企業簽訂合作伙伴關系。
為什么要選擇湖北?美國浩宏游艇集團全球總裁比恩說:“湖北以其獨特的地理優勢和資源吸引了我和我的專家團。”
吸引浩宏集團前來投資的原因還有,這里有與船舶相關的多家科研院所、高等學府、著名造船廠,具備研發能力、制造能力和配套能力,顯示出船舶產業集群的發展活力。
去年,比恩先生在武漢建立了高速游艇船舶項目。按照公司的3個五年計劃,計劃打造10艘超五星級豪華游艇,建成每年400艘玻璃鋼游艇生產線,預計15年內總投資30億元,生產總值達到185億元。
來源:湖北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