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供電局主導建設的配網側儲能項目——紅星村子帥廟2號公變100千瓦/494千瓦時儲能項目正式投運。該項目是南方電網供電范圍內首個投運的配網儲能裝置,標志著配網儲能從技術向應用邁出了關鍵一步。
據悉,本次投運的配網儲能裝置解決了廣州白云區石門街紅星村子帥廟2號臺架頻繁跳閘被投訴問題。該臺區主要供居民用電,周邊建筑物以小公寓為主,出租需求旺盛,用戶大量使用用電設備,導致負荷增長過快,度夏期間和度冬期間經常頻繁跳閘,居民對此反應較大。2018年5月,該臺區最高負載率達到115%,連續3天發生跳閘,導致用戶投訴。白云供電局多次走訪紅星村,對周圍村民進行安撫,并解釋建變壓器的重要性。但由于村民不理解,跳閘問題一直沒能徹底解決。
根據2017年至2018年的負荷曲線,廣州供電局預測2019年春節期間可能存在跳閘風險。為避免春節期間出現頻繁跳閘的情況,廣州供電局計劃部與白云供電局合力研究,決定嘗試采用配網儲能裝置解決問題,該儲能裝置僅用地8平方米。
目前,該片區準備進行村社拆遷改造,該臺區負荷會相應下降。屆時可以靈活調整該儲能裝置以解決其他過載臺區問題,對設備進行重復利用,提高使用效率。該儲能設備具有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經過周密制定方案、靈活調整裝置形式和接線方式,在不新增用地的前提下,廣州供電局在1月31日完成儲能裝置的安裝和調試。該儲能裝置最大輸出功率100千瓦,儲能量為494千瓦時,可以在負荷高峰期持續5個小時提升20%的供電能力,可有效解決短時負荷高峰造成的臺區跳閘問題。
據悉,該儲能系統容量為100千瓦/494千瓦時,由磷酸鐵鋰電池、電池管理系統(bms)、儲能變流器(pcs)、儲能監控柜(ems)、測控裝置等組成,采用t接方式接入380伏配電網。
系統測控裝置實時采集用電負載功率,作為儲能系統充放電的控制依據,當負載功率超過設定的啟動放電閾值時,儲能系統開始放電和市電共同為負載供電。當負載功率低于設定的停止放電閾值時,儲能系統停止放電。當負載功率低于設定的啟動充電閾值時,儲能系統開始充電運行,充電功率可調節,確保儲能系統充電功率和負載功率不超過變壓器的總功率,當負載功率高于設定的停止充電閾值時,儲能系統停止充電。
儲能系統充放電過程采用智能化控制方式,無需人工操控。同時,通過4g無線路由器可將儲能系統實時運行狀態信息傳送給遠端監控中心,實現儲能系統信息的遠程監測。
來源:南方電網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