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河財立方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劉安琪
近日,許昌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許昌市智能電力裝備產業發展行動方案》的通知。
《方案》明確指出許昌市智能電力裝備產業發展目標:2019年實現銷售收入1200億元,利稅120億元;2020年實現銷售收入1400億元,利稅140億元;2021年實現銷售收入1億元以上,利稅150億元。到2022年以后,打造1家銷售收入超億元及3—5家超百億平臺型企業;形成上下游配套企業400家。
同時,圍繞國家智能電網建設及《中國制造2025》,通過3—5年時間,“一谷兩區三中心”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一谷”:把中原電氣谷核心區打造成特高壓、柔性直流輸電、新一代智能變電站、智能微電網、電動汽車充換電、智能配用電、新能源發電及接入、工業節能、智能一次設備等高端智能裝備制造產業的生態型電氣谷;“兩區”:引進正泰、德力西、人民電器等行業龍頭企業,把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打造成配套件產業集聚區;引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高端技術和中航建設集團的優勢資源,將紀年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打造成中國電力三次裝備和建筑電氣特色園區;“三中心”:創建國家電力裝備制造業創新中心、學術交流中心、標準與技術評價中心。
為落實《方案》許昌強化政策支持。用好“許昌英才計劃”“加快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等專項資金,積極向智能電力裝備產業傾斜,支持電力裝備產業鏈各環節智能化發展以及產業生態建設。鼓勵社會各類風險投資和股權投資基金進入電力裝備的智能化及智能制造領域。積極爭取國家、省級各類資金對電力裝備的智能化改造和產品智能化關鍵技術研發給予支持。加大金融機構對智能電力裝備產業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支持企業以債轉股、股權轉讓、整體上市等方式融資。
建立智能電力裝備產業發展相關部門、縣(市、區)、產業集聚區協同招商機制,定期組織舉辦海內外重點地區招商推介會,積極吸引國內外電力裝備的龍頭企業和相關科研院所、配套企業來許設立區域總部、研發總部和制造基地。引進具備成為細分行業龍頭的潛力企業,充分發揮中原電氣谷的核心作用和空間區位優勢,支持本地企業與國內外相關企業開展產業配套合作,延伸產業鏈條,提升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
堅持外部引進與本地培養相結合,依托龍頭企業與科研機構,引進和培養行業領軍人才、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和優秀經驗管理人才等,吸引電力裝備產業高級人才到我市創業就業;引導許昌學院等高校調整專業設置,加大電力裝備產業相關人才培養力度;引導許昌職業技術學院、許昌電氣職業學院擴大電力工程專業及招生規模,加大訂單式培養力度,強化技術型、技能型專業人才支撐。
此外,各地各部門要秉持親商、安商、富商的理念,積極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以優質的制度供給、服務供給、要素供給形成招商引資的“強磁場”,營造全市協同支持智能電力裝備產業發展的良好生態。
附:近期重點任務清單
來源:新浪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