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研究所12月11日報告認為,在產業結構升級和進口替代雙推動下,我國機床行業將維持景氣。
機床行業在下游行業內需持續旺盛、進口替代迫切及政策大力扶持下未來仍將保持良好的發展前景,產品結構升級將帶動企業盈利能力的提升。此外,人民幣升值及出口退稅下調對機床類上市公司負面影響十分有限,行業具備較好的防御性。從估值水平來看,機床行業上市公司整體具備明確的增長前景及較好的防御性,其整體估值水平應該處于大機械行業的高端。
報告認為,預計未來行業增速趨于平緩,進口替代仍是行業增長的原動力。宏觀層面變化導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變化會間接對機床行業增長產生影響,而從機床行業歷史表現來看,在整體投資增速不發生明顯提升時機床行業也很難出現爆發式增長,預計未來兩年金切機產量很大可能會保持溫和的增速。隨著國內機床產業的逐步崛起,我國機床消費市場國產化率逐步提升,加快進口替代進程是我國機床產業長期發展的原動力。截至2007年上半年,我國機床工具整體消費市場按價值計算的國產化率已經達到59%的水平。但進口產品單價全方位超越國產產品單價的情況依舊,進口產品結構高端化明顯,中國仍有40%以上機床消費市場集中在國際制造廠商手中。
需求結構的變化則帶動產業升級、結構優化。近年來在市場對機床整體需求穩定增長下對數控機床的需求依舊強勁,需求呈現出逐步向重大型和高檔次產品集中的趨勢。需求端產生結構性的變化帶動了整體機床行業產業升級并促進了產品結構的優化。宏觀層面主要表現在行業整體國產化率及企業產品數控化率的共同提升,微觀層面則主要體現行業整體及企業產品銷售單價和利潤率的提升,以及高附加值產品產值占比的提升。
王子芳/中國證券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