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下午,在山工機械被卡特彼勒整體收購的事宜得到確認之后,記者趕赴企業所在地山東青州云河鎮。
山工機械在青州是家喻戶曉的名企。出租車司機告訴記者說,山工工人工資高,一般工人每月的基本工資在1200-2000元之間,加班工資另算,最高可在4000元左右,很讓人羨慕。
職工:消息沒引起多大震動
18日下午4點30分,正值工人下班高峰。記者在廠區門口看到,"山東山工機械有限公司"的招牌并沒有因為公司被整體收購而更改。
下料車間一名剛下班的職工介紹,公司被整體收購的消息并沒引起多大震動。因為2005年雙方合作以來,"就時常看到外國人來車間考察。"
大多數被訪職工對公司前景很樂觀。年底前董事長白博恩來開會,承諾今年工人工資上漲20%,2010年企業要做到國內行業老大。一名女職工說,讓她滿意的是,去年底公司發了第13個月的工資。
讓大家津津樂道的一件事是,"當年卡特彼勒來到青州后,請全廠職工去吃飯,接近2000人,酒店訂了好幾家,而且都是青州最好的酒店,在當地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但并不是所有員工對整體收購感到"高興"。一名中層人員告訴記者說,雙方合作以來,公司經營業績改善,但職工待遇并沒有多大改善,很多職工處于觀望狀態。
政府:愿意學習適應新變化
當地多個主管部門表示,卡特彼勒入主后,他們愿積極學習、適應新變化。如以前政府可以向企業下達一些指導性文件,但外資企業嚴格按照自己的生產計劃進行,政府不能再隨便干預。一名工作人員說,不但媒體采訪要嚴格遵照新聞發言人制度,當地政府部門采集數據,通常也被婉言謝絕。因為按外方理解,這涉及商業秘密,是不允許的。 "政府愿意學習并適應。"他們期待,通過學習和服務世界500強企業,能給當地經濟帶來示范作用。"政府和企業不應是管和被管的關系,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更準確。
卡特彼勒:主要做了兩件事
一名中層管理人員告訴記者,2005年卡特彼勒入主山工之后,并未對現有高管層進行調整,只委派了白博恩先生擔任董事長,副董事長和總經理則由山工原高層擔任。但財務總監由卡特彼勒委派。
據悉,2005年接過40%的股權以來,卡特彼勒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實施6西格瑪、推行精益制造、內部質量認證和管理變革等卡特彼勒成熟的管理模式;二是啟動融資租賃戰略配合銷售,首批啟動資金達3億元,同時卡特彼勒還為光大銀行提供備用信用證1億元,幫山工開展銀行按揭服務。
山工機械2005年以來經營業績得到較大改善:2005年銷售收入12.3億元,利潤僅1000多萬元;2006年銷售收入15億元,利潤增長到1.2億元,負債率由99%降到88%;2007年,裝載機年產量由3年前的5000多臺提高到1萬臺,利潤增長近10倍。
資料顯示,山工機械生產的新配件產品,不僅供應卡特彼勒的國內合資廠,更重要的是面向全球市場發貨。
同時了解到,目前,山工機械的整機產品并沒有貼上卡特彼勒品牌,仍然使用山工的自有品牌。
合作對于雙方是雙贏
卡特彼勒公司創建于1925年,是世界工程機械領域公認的"巨無霸",躋身世界500強多年。它很早就想收購山工機械,幾年前就曾透露出要收購7家中國機械工程企業,后來徐工集團先于山工機械而被收購。
值得注意的是,出讓山工機械已是山工集團子公司第三次與外來資本的碰撞。2003年7月,日本小松株式會社增資受讓山推20%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11月,香江集團出資9億元,受讓臨工28.79%國有股權,成為山東臨工第一大股東。
而此前,山工集團分別是這兩家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東。算上卡特彼勒收購山東山工機械,山工集團已將3家子公司的控制權拱手相讓。這些舉動無一不透露出:山工集團有意借助外來資本壯大實力,目標直指同行業之首的徐工集團。
一切跡象似乎都在表明,合作對雙方來說都是最美妙不過的雙贏。于山工集團而言,可以獲得巨額資金,借助合作引入最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藝,并進入這些跨國企業的產業鏈、銷售網絡,增強競爭力;對于卡特彼勒等來說,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新一輪高峰期已經到來,工程機械行業具有十分廣闊的市場,與山工集團這樣的企業合作,除可利用現有較好的技術設備外,對于市場的拓展也十分有利。"這是最有效的資源利用方式。"
楊飛越 馬召波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