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汽車零件出口今年前2月增長迅速,但業內人士同時指出,整體形勢依然不容樂觀。
據福州海關統計,今年前2個月福建省汽車零件主要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出口額達12518萬美元,增長1.4倍。主要出口市場是東盟、歐盟、印度和美國,出口額分別為4694萬美元、1103萬美元、953萬美元和893萬美元,分別增長2倍、1.4倍、68%和-7.1%。
福州海關有關人士指出,雖然福建省汽車零件出口增長迅速,但依然存在不容樂觀的情況:
一是利潤受到雙重夾擊。2007年鋼材、鋁、煤等原材料國際市場出現漲價,運輸成本、電價亦不斷上升,促使企業的生產成本上升;售價方面,在整車市場降價的大形勢下,主機廠把降價的壓力轉嫁給零部件廠,汽車整機企業的零配件采購價格普遍下調,作為中間環節的零配件生產企業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二是全球化采購趨勢帶來的企業發展壓力。近年來,世界各大汽車公司紛紛改革供應體制,實行全球生產、全球采購。整車廠商采購體制的變革,要求汽車零部件廠商不斷地與之相適應,不但要求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擴大自己實力、提高產品開發能力,做到系統開發、系統供應,同時還要求其縮短開發周期,提供優質廉價產品。這一變革,要求全世界汽車零部件企業朝并購、重組的方向發展。
三是生產技術競爭激烈。各國大汽車零部件廠商紛紛把航天、航空和電子等技術應用于汽車零部件和集成上,安全技術、電子技術、節能技術和環保技術已在汽車上得以廣泛應用。尤其是以電子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不僅在汽車產品上得以廣泛應用,而且還延伸到開發設計、試制、生產以及管理等各個方面。而目前國內汽車零件生產企業自主開發能力相對不足,產品技術含量缺乏競爭力。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