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富民銀行與百融金服在上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百融金服ceo張韶峰、富民銀行行長孫中東出席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并發表講話。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拓展普惠金融覆蓋人群、加深智能風控建設,融合場景、技術、風控以及產品,攜手打造數字化人工智能金融新生態。
此次戰略合作,雙方將以“互惠互利、實現雙贏”為目標,按照“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原則,利用在人工智能、風控云、大數據等領域的技術和研發的互補優勢,升級共建普惠金融人工智能服務體系,挖掘產業供應鏈場景,設計線上化、場景化信貸產品。同時,建立培訓合作與技術交流機制,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及大數據在普惠金融群體貸前、貸中、貸后全流程智慧風控等領域的創新應用。富民銀行自成立之日起,就堅持踐行“扶危助創富民興邦”的企業使命,致力于打造多重賦能的數字化生態銀行。“扶微”就是扶持小微企業、扶持“三農”發展、扶持弱勢群體,“助創”就是幫助創新創業者,助力新興產業。在堅持普惠金融服務理念的同時,一直將風險控制放在首要位置。通過與百融金服的合作,富民銀行風險控制水平將會提升到更高的層次,進一步強化公司核心競爭力,通過大數據產品和技術,實現信貸風險控制,防止欺詐行為,保護投資者利益,為客戶提供業內最優的金融服務方案和客戶體驗。
作為國內領先的大數據應用平臺,百融金服運用致力于通過“賦能”和“連接”,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為金融行業提供客戶全生命周期管理產品和服務,架起普惠金融需求側和供給側之間的橋梁,使小微企業和個人,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能夠從金融機構獲得適當的服務。科技助力小微企業獲得便利的金融服務,從而積極發展普惠金融,扶持實體經濟。本次與富民銀行的合作,是百融金服以國家普惠金融政策為指引開展的合作,也是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推動科技引領、創新驅動的重要部署。
富民銀行行長孫中東在致辭中表示,百融金服提出的企業理念和思路與富民銀行有很大的協同性。富民銀行目前正處于打造數字化賦能銀行體系的關鍵期,秉承開放共享思維,將自主研發和攜手志同道合的伙伴相互賦能相結合,守正創新,期待驚世一躍。雙方通過在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領域、小微金融服務領域的深度合作,將會建立起數字化人工智能金融新生態,為防范金融風險、金融普惠大眾提供更具有價值的智能化金融服務。雙方將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進行頗具創新性和前瞻性的深度合作,以提升貸前、貸中、貸后的算法能力、風險識別能力以及風控預警能力,形成智能化、線上化、自動化智慧風控解決方案。
百融金服ceo張韶峰表示,大數據時代對傳統銀行業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通過大數據可以更好地構建風險控制、產品開發、市場營銷、客戶服務、運營管理等體系,為金融機構提供客戶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運用科技助力個人和小微企業獲得適當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百融金服的宗旨是:依據客戶業務特點及需求,依靠技術和數據的力量完善客戶的風控體系建設,提升運營效率,改進產品設計,助力普惠金融,扶持實體經濟發展。
簽約儀式上,百融金服副總裁蒲克強重點介紹了百融金服的小微金融解決方案。他表示,百融金服的小微金融解決方案目標是用最低的成本解決小微金融的核心問題——信息不對稱性。蒲克強稱,百融金服的“金融+科技+產業”模式助力打造小微場景金融生態,特別是產業互聯網平臺與供應鏈金融匹配度高,具有低運營成本、強風控體系、線上線下一體化程度加強等特點。百融金服打造了業界領先的小微c+b(企業主和企業)全息風控畫像,并切入產業場景,提供覆蓋貸前貸中貸后智慧風控解決方案。目前,富民銀行與百融金服已經開始就快消產業的供應鏈場景展開合作,聯合打造普惠金融風控體系,對產業鏈上下游的中小微企業提供服務。
百融金服副總裁趙子淥介紹稱,隨著消費金融進入下半場,強監管成為常態,新金融業務的競爭日益激烈,金融機構深化賦能的需求愈加迫切,在這一背景之下,百融金服研發并推出了線上服務+本地系統的“混合云”一站式閉環部署方案,覆蓋零售、對公、小微、信用卡等業務場景,構建了本地風控業務產品線,本地信貸業務系統產品線,風險大數據平臺產品線這三大產品體系。有效解決客戶自身對外部各種資源和新技術進行接收、轉化、賦能,并最終轉化為業務價值的難題。
來源:中國經營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