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上海標五目前外銷占銷售收入的92%左右,而內銷占銷售收入的8%左右。今后幾年將大力發展內銷,力爭使內銷和外銷的比例達到40%:60%。正如近段時間以來國內服裝巨頭們紛紛在國內開拓銷售渠道一樣,上海標五擴大內銷是力求依靠國內市場的拉動,轉移海外出口的壓力。然而,內銷一直是上海標五的薄弱環節,上海標五憑什么后來者居上呢?
“關鍵還是在思路方面、經營模式的不同。” 黃文弄的意圖是,上海標五不會以加工、制造搶占國內市場,而是建立強大的渠道,以開拓國際銷路的打法滲透國內市場,并逐步成為一個連鎖經營的緊固件服務供應商。他認為,“目前,國內緊固件行業出現了‘海爾’,但還沒有出現國美、蘇寧。因此,擴大內銷對于上海標五來說是最大的機遇、最好的機遇、最后的機遇。最大機遇在于,目前中國緊固件銷量約占全球緊固件銷量的1/3,這么大的市場空間如果被外資控制或其它國內企業控制,對上海標五來說就太可惜了。最好的機遇是因為上海標五所處的地理位置、物流和信息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在國際市場的豐富經驗等優勢,為上海標五打造緊固件行業的‘國美’創造了充分的條件。最后的機遇是因為目前國內市場是‘群雄割據’,從春秋走向戰國的時代,是一個以快打敗慢的時代。近年來,緊固件企業都在增加投資、大干快上,擴張生產能力、擴張銷售地盤。這些年來,我們采取錯位戰略,另辟物流建設的新路,如果我們不能夠在近幾年做大,牢固地占領前三名的地位,那么將會永遠失去做大的機遇。”
黃文弄強調,“緊固件市場的競爭,需要產生象家電行業中的國美、永樂等大的營銷公司,需要產生象日用零售行業中的家樂福、麥德龍等大的營銷公司,這是緊固件行業需要產生‘英雄’、而且必將產生‘英雄’的時代。”當然,黃文弄希望這個“英雄”就是上海標五!
在傳統的緊固件行業甚至是整個機械制造業中,生產、制造業務顯然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企業競爭力,而黃文弄卻敢于在同行紛紛提高廠房設備、提高產能的時候,逐步把生產制造環節放出去,從制造業轉向物流業發展,并取得了今天的良好成績,已經稱得上是“英雄”!新的戰略版圖也是力圖于從產品策略、渠道開拓等全方位進軍物流業,雖然緊固件不同于家電等消費品行業,要成為“國美”、“家樂福”這樣的連鎖服務商難度顯然更大,但是,誰現在就能果斷地說這是不可能的呢?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