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香港九龍塘達之路78號。在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略顯狹小的多功能會議室內,江門市經貿局局長溫偉文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副總裁李錫勛在一份備忘錄上鄭重地簽下了名字。在這份備忘錄里,雙方合作的層面較之以往,變得更加寬泛和更加高端,如搭建科技服務平臺、推進產業升級轉型、推廣清潔生產、企業家培訓、會展交流、技術創新、品牌建設等。
在簽署《促進江港經貿發展合作備忘錄》的同時,市經貿局還與香港汽車零部件研發中心簽訂了《促進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合作備忘錄》,廣泛開展汽配產業的合作。
兩份合作備忘錄的背后,折射出來的是一種怎樣的信號?為什么要和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合作?雙方從哪些方面去合作?香港能給江門帶來哪些有用的東西?」
兩份備忘錄的深層信號:
向產業升級全面發力
早在今年初,市領導組團赴香港拜訪時,就曾和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有過接觸,雙方表示可以在很多領域內開展雙贏的合作。市經貿部門對這一合作也非常感興趣,幾次赴港,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的有關人士進行溝通,詳細商談雙方合作的領域、方式等細節問題。
為什么江門對這一合作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呢?市經貿局有關人士表示,這和當前整個大的經濟環境是分不開的。當前,由于受到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勞動力成本上調、以及人民幣升值等多重因素影響,很大一部分產品附加值不高、勞動力密集的生產企業面臨了嚴峻挑戰,不少企業無法經營下去而不得不破產,有的企業則選擇把企業遷往勞動力成本偏低的區域。江門的很多企業也都面臨這一難題,如何去破解呢?一個重要出路就是:努力提升產品附加值,提升企業的生產力水平。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就是一個專門從事此類服務和咨詢的機構,擁有非常豐富的經驗,是一個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合作對象。
為了具體細化這一具有深遠意義的合作,市經貿部門提出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簽訂一個框架協議,以備忘錄的形式簽署,先初定一些大的合作項目,目的就是要給眾多企業逐漸搭建一個方便江港合作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不同的企業,可以根據自己企業的特點以及不同的需求,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展開各類合作。
據介紹,《促進江港經貿發展合作備忘錄》的主要內容是:從搭建科技服務平臺、推進產業升級轉型、推廣清潔生產、企業家培訓、會展交流、技術創新、品牌建設、經貿洽談等方面加強雙方合作,發揮各自資源,實現合作共贏。市經貿局局長溫偉文告訴記者,近期江門已經有三個項目加入了該范圍內的合作,分別是廣東千色花化工有限公司品牌推廣項目、江門慧信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清潔生產合作項目、江門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企業家培訓項目。
另外一個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合作備忘錄,主要是圍繞搭建汽車零部件產業技術研發平臺、行業培訓、會展交流、汽配項目招商等內容展開。據介紹,近期有意向進行合作的是臺山愛達電器廠有限公司車用減載減震材料的開發,合作雙方前期已進行了接觸洽談,初步達成了合作共識。
無論是經貿發展合作,還是汽車零配件合作,仔細閱讀兩個合作備忘錄的要點,最終都離不開一個核心的關鍵詞:提升生產力。通過合作,首先提升眾多企業的管理水品、品牌附加值以及生產效率等,到了一定階段,當一個產業內的很大一部分企業都達到了較高的生產力水平,那么這個產業也就在悄然中實現了更新升級。
副市長易中強:
邁向先進制造業基地才是江港合作最深遠的意義
易中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香港一直是江門最大的投資來源地、重要的貿易伙伴和最主要的轉口貿易市場,江門經濟的迅速發展與香港的外源性支持密不可分。目前,港資占了江門實際利用外資投資總額的七成,香港在江門開辦的企業超過2100家,占外商投資企業的半數以上。隨著cepa和“泛珠”戰略的出臺與實施,以及港珠澳大橋將投入建設,對位于珠三角西部的江門產生了重大影響,將為江門與香港兩地經貿合作提供良好的平臺和發展機遇,如cepa的實施,使兩地的合作發展取向超出了單純出口加工范疇,全面涉及內外貿易、服務業合作以及廣闊的投資貿易,實現區域間的經濟貿易全面融合、資源的廣泛利用,使經貿合作進入到全面、深入的階段。
易中強告訴記者,江門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江港合作,此前推行的“香港總部+江門生產基地”的招商引資模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現在還在沿用。不久前,市委書記陳繼興在拜會香港特首曾蔭權時提出,希望繼續加大力度加強江門與香港在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下一步,江門將發揮自身優勢,搶抓機遇,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高層次上加強和發展兩地經貿合作。此次江港兩地簽署促進經貿發展合作備忘錄,是積極貫徹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從“更寬領域、更高層次”加強江港合作的一個重要舉措。同時,也是江港合作向更寬、更深層次邁出的又一個重要步伐。
對于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先進的信息咨詢和服務,易中強認為這些能夠給江門產業的升級帶來巨大的幫助。他希望,通過江港經貿合作,能夠把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所提倡的高增值、高科技、高知識產權及高創意的理念,移植到江門的企業以及相關產業上來,努力提升江門的生產力水平。當一個區域的支柱產業擁有較高生產力水平時,也就意味著這個區域離先進的制造業基地已經很近了。對于江門來說,這應該是江港經貿合作最深遠的意義。
企業態度:
香港經驗,是一筆財富
江門慧信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是此次赴港參加簽署儀式的三家企業之一,并帶去了清潔生產合作項目。該公司董事長譚銘卓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江門市經貿部門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合作,給企業打造了一個向香港學習的便利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可以學習到香港豐富的管理、咨詢和服務經驗,對于企業來說,這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譚銘卓告訴記者,這次到香港參加這個備忘錄簽署儀式,公司也參與了一個合作項目,就是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合作,學習他們在清潔生產方面的豐富知識和做法。他說,香港從1981年就開始搞清潔生產,現在的技術已經很成熟了,他們的很多理念都是和國際接軌的,內地和香港比,還有很大差距。譚銘卓說,這次合作,主要是向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學習如何為企業提供節能減排、降低耗能的理念和措施,從源頭上協助企業走環保之路。
據了解,從今年起,為協助珠三角港商節能、減排、降耗及增效,香港特區政府將撥款9300萬,推出為期五年的清潔生產計劃。整個計劃涉及八大最污染行業,將在1000間廠中挑選出90間作為示范企業,資助它們應用環保、節能技術。經過三個階段后,將令珠三角逾15000間廠都進行清潔生產。譚銘卓說,這項工作是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負責實施的,與他們合作,會有很多商機。目前,雙方已經敲定了具體的商談日期,很快就要開展實質性合作。
廣東千色花化工有限公司也是此次帶項目赴港與會的企業之一,他們的合作項目是品牌推廣。該公司董事長黃達昌告訴記者,千色花已經進入了一個提升品牌影響力的階段,希望能通過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的合作,提升品牌知名度,開拓國際市場。該公司目前正在主推其優勢產品水性木器漆,希望通過此次合作,能夠把這類優勢產品更多地推廣到海外。
港方聲音:
與內地合作,也是一次機遇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副總裁李錫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倡導的就是高增值、高科技、高知識產權以及高創意的理念,目前主要提供八大支柱服務:發明與創新、商品化及量產化、制造及管理流程、信息及產權、制造科技、信息科技、環保科技和管理系統。他說,面對著日益激烈的全球競爭以及嚴峻的環境問題,珠三角的企業必須朝著高增值方向發展,這給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也提供了很多合作的機遇,有利于實現雙贏。江門的汽車摩托車零配件產業已經初具規模,希望和江門的長期合作,能夠把一些外地的零配件企業拓展到江門去。
香港汽車零部件研發中心行政總裁李信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與江門在汽車零配件方面的合作可以有三種方式:一是技術合作,江門的企業或相關研發機構可以與香港汽配研發中心進行合作開發。二是商業合作,香港研發出的產品可以進行科技授權,到江門進行生產。這也就是所謂的技術轉移,但是這種轉移不是單純的技術轉讓,而是包括人才、培訓以及相關服務的“一條龍”轉移,屆時香港會派團隊進行專門的服務。三是粵港企業共同尋找項目,申請合作研發基金。
江門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