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陳宇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1月19日,廣東省質量基礎設施建設大會在廣州舉行,同時以視頻形式開至各地級以上市市場監管局。會上,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2024年質量基礎設施建設工作要點,5家單位進行經驗交流發言。
大會現場。陳宇龍/攝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光明表示,廣東要聚焦以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大力打造高水平質量基礎設施,全面提升質量基礎設施服務效能,助力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
來自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的數據顯示,累計培育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534家。越多廣東制造業企業通過走專精特新之路、加強技改投資等實現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廣東省委、省政府在制造業當家、新型工業化、大力實施廣東質量提升工程、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部署,需要加快推進適應現代產業體系的高水平質量基礎設施建設,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動能等提供有力保障。廣東省市場監管局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制造業當家,突出“夯基促融,強質增效”,集中資金投入90.9億元,持續強化質量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持續建設一批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質量基礎設施。
會議強調,廣東省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各有關單位要聚焦20大戰略性產業集群優化質量基礎設施布局,打造一批主動適應制造業當家、推進新型工業化要求的高水平質量基礎設施;要不斷提升質量基礎設施對產業建圈強鏈的支撐作用推動互聯互通,深入開展質量基礎設施助力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專項行動,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可靠性和創新性。
會議指出,要搭建服務灣區、聯通國際的質量基礎設施融通體系,持續推進“灣區標準”“灣區認證”,實現灣區內質量要素聯動,深度參與質量基礎設施的國際治理和合作共建;要強化政府質量工作考核和督查激勵,建立健全重點任務協調推進機制,加快出臺一批質量基礎設施助力“制造業當家”“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推動新型工業化”政策措施,全力推進質量基礎設施建設再上新臺階。
近年來,廣東建設了“一站式”服務平臺161個,覆蓋全省150個產業園區,將標準制定、檢驗檢測認證、品牌培育等要素深度融入當地特色產業鏈。目前,已為9.6萬家經營主體提供服務近10萬次,幫助經營主體解決質量難題1.57萬個,助推中等規模以上企業增加產值22億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