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為媒,精準學終磨礪成行業典范
2019年01月16日 20:20作者:黃頁編輯:
分享
前不久,第七屆中國教育家年會暨中國好教育盛典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畫下圓滿句號。作為教育盛舉,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校長代表、教師代表以及教育企業齊聚一堂,暢所欲言,交流思想,積極貢獻智慧和觀點。其中,“人工智能”、“信息技術”等專業名詞成為眾多專家學者演講的高頻熱詞,并形成“把握人工智能信息技術發展趨勢,推進教育事業快速發展”這一教育共識,也為中國未來教育事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292 >
到場嘉賓簽到
回顧改革助推發展,把握信息技術發展趨勢
國家教育部原副部長張天保出席頒獎典禮,與到場嘉賓共同探討未來教育發展。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顧明遠,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國家教委原副主任、教育部原總督學、素質教育倡導者柳斌,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原副院長、教授李文長等教育界泰斗出席會議,并就素質教育、教育公平、人工智能信息化教育等論點發表專題演講。
467 350 >
國家教育部原副部長張天保及企業家代表精準學聯合創始人田陽出席典禮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原副院長李文長在會議上表示:信息化必將對教育教學的組織模式產生革命性的影響,這是當今教育發展的大趨勢,要強化思想認識,堅持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以信息化推動教學變革創新,以信息化促進質量建設的基本戰略;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顧明遠也肯定了人工智能對未來教育的影響。他認為: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的發展,必然會引起教育的變革。新的教育模式,新的學習方式將不斷涌現,助推教育行業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216 >
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顧明遠 發表專題講話
人工智能推動教育變革,建設高品質教育新模式
人工智能的發展,不僅推動了教育的發展,也開辟了高品質教育新模式。以積極推動人工智能教育的“精準學”為例,其聯合創始人田陽就用精確的數據總結,向專家們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情況。在2018年4月,“精準學”邀請了全國20000名水平相近的考生,通過中考前40天參加中考沖刺試驗,其中10000名考生每周使用2小時“精準學”中考押題產品。據統計,“精準學”考生重點高中升學率相比普通考生提升了14.8%,普通高中升學率則相對提升了21.2%,數學單科平均提分12.54分,3754人提分超過20分,最高提分37分,這在“得數學者得天下”應試教育背景下,“精準學”的優勢無疑是顯而易見的。
260 >
“精準學”聯合創始人田陽
“精準學”中考押題太準,引教育專家激烈討論
針對“精準學”的各項數據總結,教育專家也對此議論紛紛,甚至于在后續的交流中,有少數專家針對“精準學”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的中考/高考沖刺產品,中考/高考整張試卷押題準確率竟高達90%的結果,質疑諸如“精準學”這類人工智能教育產品的應用,會不會讓考生覺得提前拿到了中考/高考的試卷,產生只要做會這張“試卷”就好,只練不會的必考題就夠了的想法,這樣一來,會不會助長家長及孩子“走捷徑”的思想?但大多數專家則認為,對于押中考/高考題的預測,基本上全國所有的教育機構都在做,只是由于個人或者機構的能力有限,押題準確率遠遠不及人工智能大數據算法,所以不被關注。人工智能押題準確率能夠達到90%甚至更高,是利用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對每一地區考情及數十萬道真實考題深度拆解分析的結果,是符合人工智能技術與學校教育融合的一種未來趨勢。因此,利用人工智能押題是科技與教育融合的一種表現形式,是未來教育發展的大方向,并無任何不妥。
256 >
教育專家圓桌會議現場
而“精準學”聯合創始人田陽也表示:基于人工智能、大數據、計算機深度自學習算法的“精準學”,一直著力提高孩子學習興趣,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建立學生的個性化知識圖譜,并確定學生當前所掌握的知識范圍,從而在準確知曉每位學生“最近發展區”的前提下,設計最符合孩子個性化特征的學習路徑,這樣不僅有助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強其學習自信心和成就感,減輕眾多考生應試教育壓力,還可為素質教育提供更好的時間和空間,以科技創新,推動教育均衡發展,讓每一個孩子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
來源:泡泡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