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逐步滲透進生產領域。數字化、平臺化、移動化和物聯網成為制造業的發展趨勢。智能工廠如何實現柔性生產?綠色工廠的構建如何實現節能降耗?如何規劃和建設智能綠色工廠?于1月18日舉辦的中國智能制造全產業鏈應用大會一一揭曉這些問題的答案。
圖為2019中國智能制造全產業鏈應用大會海報
為推動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的落地,珠海格力電器聯合中國聯通、中國民生銀行、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將在廣東東莞共同舉辦“升級中國智造——2019中國智能制造全產業鏈應用大會”,并向全社會發布精益化、自動化、信息化、綠色化和金融化的中國智能制造全產業鏈系統解決方案。
本次2019中國智能制造全產業鏈應用大會的“重頭戲”——中國智能制造全產業鏈系統解決方案,聯合了產業優質企業,整合頂層優勢資源,力圖打造極致的跨業平臺合作模式。無論初期的智慧綠色園區規劃、智能綠色工廠的構建,還是大數據平臺的搭建以及全流程的金融服務與支持,這一方案給出套解決辦法。其中,格力電器將要發布的“‘工業互聯+能源互聯’——制造業新生態解決方案”將為制造業的企業提供轉型升級的方案。
作為格力電器的第十個生產基地,長沙格力在建廠初期就以“智能工廠、綠色工廠”為目標展開規劃,提前完成了“工業互聯+能源互聯”所需的基礎設施建設。由機器人、數控機床、物流倉儲裝備、檢測設備、自動化生產線等智能裝備組成的智能工廠,實現了精益化、自動化、信息化、綠色化的生產模式。
圖為長沙格力基地智能工廠
產品、工藝、ie、設備技術員的培養,為智能工廠的規劃建設與持續完善提供軟實力。長沙格力獨創的精益制造體系(gms)、柔性制造技術、現場標準化作業實現了智能工廠的精益化需求,整體提升了生產效益和效率。
據悉,長沙格力的智能工廠自動化率達到了62%,從規劃到投產、從設備到流程均以“高效、少人化、無人化”的智能工廠為目標,用機器代替開機、取料、搬運等工作,從而實現提質增效。
既然是“工業互聯網+能源互聯網”,自然少不了與互聯網最息息相關的“信息化”。以長沙格力智能綠色工廠為例,“云”、“網”、“端”是其信息化板塊的核心,強調網絡化運營,實現關鍵設備100%聯網互通,信息采集之后通過網絡“云”進行自動分析,并且在終端app實時更新顯示。這些信息化舉措對于提升工廠的智能化、透明化和整體效率具有重大意義。
此外在節能環保方面,長沙格力的智能綠色工廠建設立體庫、光伏發電、光伏空調、中水回用、輕鋼結構廠房,打造了節地、節能、節水、節材的綠色生產基地;g-iems能源管理系統為能源可視化、精細化管理、運營成本的控制加強做了充分的“綠色化”新生態升級。
來源:蝦證券泄證券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