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我國自己研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一臺按歐美標準設計制造的直徑為4.5米、長度為8.4米的洗礦機在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現場試車成功。這臺機器將交付全球最大的礦業公司必和必拓使用。這是我國第一次直接為其提供洗礦設備,這標志著我國自主創造、自主品牌成功打入國際礦業高端市場。
該洗礦機的采購協議是中信重工于去年11月與其終端用戶必和必拓簽訂的,這也是必和必拓首次在中國采購礦山機械設備。設備將用于必和必拓澳大利亞gemco擴建項目,該洗礦機無論從產品規格,還是每小時2421噸的處理能力,在國內外同類產品中均屬第一。
據了解,必和必拓對產品的要求非常高,所以中信重工在設計該設備時也采取了很多創新設計。其在結構設計上采用了“純靜壓滑履軸承支撐”,實現了洗礦機由托輪輪帶支撐到純靜壓滑履軸承支撐的轉變;同時其潤滑方式采用純靜壓軸承,在外界高壓油的作用下,筒體滑環與滑履瓦之間會形成一層較厚的油膜,實現了全液體潤滑,從而降低了摩擦系數,是動壓軸承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功率消耗將得到大幅減小,耗電量可節省10%~20%;同時他們還通過試驗,有效克服了“動靜壓滑履軸承”結構工作溫度高、軸承壽命短等弱點,大大提高了設備的運轉效率。
該類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供貨周期通常需要20個月,中信重工利用其自身較為完善的產業結構和出色的設計制造能力,在短短的9個月時間內就按合同要求完成了交貨要求。必和必拓公司中國區副總裁傅武說,中信重工自行設計、制造的集機、電、液一體的洗礦機今天在此誕生,是一件值得慶賀的盛事。這不僅是中信重工首次直接向發達國家出口產品,也是必和必拓首次向非歐美國家直接采購的設備,對雙方都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