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能源局印發通知,明確提出積極推進無補貼風電、光伏項目建設,同時多措并舉解決影響無補貼項目盈利前景的關鍵問題,降低了風電、光伏項目的平價門檻。我們認為通知有望實質性促進無補貼項目的規?;ㄔO,有望提振短期內國內光伏、風電的裝機需求。
發改委、能源局發文要求積極推進風電、光伏平價上網國家發改委、能源局正式印發《關于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提出在各省市區(紅色預警地區除外)推進建設不需要國家補貼執行燃煤標桿上網電價的風電、光伏發電平價上網試點項目;在資源優良、消納保障程度高的地區引導建設一批上網電價低于燃煤標桿上網電價的低價上網試點項目。
平價項目為增量需求,無需國補即不占用建設指標通知指出,平價上網和低價上網項目由各省級政府能源主管部門組織實施,且不受年度建設規模限制。此外,各級能源主管部門可出臺一定時期內的補貼政策,僅享受地方補貼的項目也視為平價上網項目。由此可見,通知所指的平價項目是在補貼項目之外的補充,構成增量裝機需求,而非擠占補貼項目的建設空間和規模;同時僅需地補的項目定義為平價項目,也有利于增量需求的釋放。
多措并舉,降低項目平價門檻針對項目建設成本、結算電價、電量消納等與平價和低價項目收益水平緊密相關的問題,通知文件均給出了明確的支持性表述和可操作性較強的解決方案,在相當程度上降低了風電、光伏項目的平價門檻。
建設成本方面,通知明確要求地方政府應在土地利用及土地相關收費方面予以支持,禁止收取任何形式的資源出讓費等費用,不得將在本地投資建廠、要求或變相要求采購本地設備作為項目建設的捆綁條件,切實降低項目的非技術成本。
結算電價方面,省級電網企業按項目核準時國家規定的當地燃煤標桿上網電價與項目單位簽訂不少于20年的長期固定電價購售電合同,且不要求此類項目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有助于明晰項目的盈利預期;此外平價和低價項目業主還可通過出售發電所得的綠證獲取合理收益補償。
來源:和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