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核心零部件廠商的介紹
在國內技術的自主研發方面,我國還需加大對關鍵技術的投入和研發。
廣州數控機器人策略組建了自己的系統集成團隊,直面應用企業,以此尋求市場突破。此舉一方面利于解決系統集成商從慣性上青睞外資品牌、不愿嘗試國產機器人的問題;另一方面接通機器人企業和應用企業的溝通橋梁,利于調整機器人研發生產。
埃斯頓公司是為數不多的具有控制器、交流伺服、減速機等機器人核心零部件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廠商,生產的各類核心部件產品廣泛應用在控制領域,市占率在國產品牌中均名列前茅。“經過多年的研發和投入,公司的工業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統產品在焊接、碼垛、上下料、折彎等領域具有明顯的優勢。部分產品如折彎機器人及其工作單元,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埃斯頓董事長吳波說。
新時達在機器人本體的控制與驅動技術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研發了六自由度工業機器人、scara、網絡型等創新產品。公司董事長紀翌介紹,公司的scara機器人對標的是國際品牌,自產的機器人本體今年上半年銷售數量已突破千臺,確立了在國內機器人與行業的技術領先地位。目前核心零部件的關鍵技術正在取得重大突破,部分實現了小批量的行業應用,減輕產業核心零部件的對外依賴性。這既能降低國產機器人的成本,也將打破國外品牌的制約。
新時達發行可轉債成功募集資金8.8億元。“從未來發展趨勢看,公司機器人產品產能不足,可轉債募投項目之一就是為了解決公司機器人產品產能不足的問題。”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不少機器人企業借助資本市場構建了完整的產業鏈布局。17年6月,新時達以4.05億元收購了以研發、制造及銷售伺服驅動器及其他運動產品起家的之山智控,貫通了智能制造裝備領域控制層、驅動層、執行層、設備層、工程應用等各個物理層,打造“核心部件—本體—應用—信息化”的完整產業鏈發展格局。
埃斯頓2016年通過定增融資9.5億元,用于機器人智能制造系統研發和產業化、機器人智能化工廠升級改造等項目。“目前公司機器人本體產能大約在2000套/年,在手訂單充足,但出現產能緊張的情況。公司已為快速擴張的市場做好了產能準備,正在建設中的180畝工業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產業園產能規劃為10套機器人。”埃斯頓董事長吳波介紹。在提升產能的同時,埃斯頓今年完成了全資收購英國trio、控股德國m.a.i.、參股美國barrett公司等多項海外投資并購,提前布局行業前沿技術,并開發了基于trio控制器+estun伺服系統的運動控制完整解決方案。
科大智能去年相繼收購了永乾機電、華曉精密及冠致自動化,完成了“智能移載機械臂(手)—agv(腳)—柔性生產線(身)”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布局。
渭河工模具:陜西渭河工模具有限公司是陜西省機器人工程中心,國家機器人減速器智能制造車間建設示范項目以及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成員單位。由于該企業曾為軍工企業,因此很長時間沒有進入大眾視野,近兩年才開始進入民用市場。渭河工模具的機器人減速器產品為rv減速器,此前該公司生產精密齒輪,具備較強的研發實力。
格力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珠海格力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是格力電器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成立于2015年9月,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智能裝備生產企業。目前,格力智能裝備的產品覆蓋了伺服機械手、工業機器人、智能倉儲裝備、智能檢測、換熱器專用機床設備、無人自動化生產線體、數控機床等10多個領域,超百種規格產品。
大族:大族精密傳動諧波減速器團隊以理論計算及有限元分析為基礎,結合尖端的檢測系統獲取海量的測試數據利用多目標回歸優化手段,成功突破雙圓弧的非標設計難點,研發出具有突破性的諧波減速產品。
臺邦:臺邦電機工業有限公司來自臺灣,其在大陸建立的銷售一部是一家集精密齒輪傳動系列產品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的專業廠家。目前主營產品有:感應電機、可逆電機、剎車電機、剎車調速電機、力矩電機、直流電機、蝸輪蝸桿電機等。
近兩年,工業機器人下游需求火爆,本體生產制造商規模日益增大,帶動了國產核心零部件廠商的發展,加上如此多的新興力量加入,才使得國產工業機器人未來的發展更加值得期待。不過,多位業內人士指出,零部件國產替代面臨的問題一方面是市場占有率較低,另一方面則是質量可靠性與穩定性仍有待提高。
不過,一位大型上市公司高管表示,公司目前給高端客戶設計的完整解決方案中,采購的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主要來自外資企業。“我們無法承受自身產品方案與采購的國產產品之間質量和性能問題疊加可能引發的風險。除非客戶明確要求國產化,在核心零部件上我們仍傾向于采購外資企業產品。”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