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晚,當史詩般精彩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演出驚艷亮相、博得世人一片喝彩時,太重人尤其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和自豪:由太重北特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生產的升降臺、可拆卸式led舞臺、上空設備作為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主要舞臺設備,托起了奧運會開幕式的演出。
使命最光榮
開幕式演出剛剛結束,筆者第一時間電話連線正在北京鳥巢現場指揮的太重北特公司總經理張建波,他欣喜地喊道:“太興奮了,終于順利完成奧運會開幕式的歷史使命!作為北京奧運會舞臺設備制造者和運行保障者,為奧運會添了彩,我們感到無比光榮和自豪!”
從今年4月31日隨奧運會舞臺設備抵京,張建波和其余11名技術骨干已在京城“奮戰”了130多個日日夜夜。其間,安裝、運行、調試、檢測、磨合設備成千上萬次,幾次大型的彩排更是實戰演練,傾盡全力。為了保證當晚開幕式演出萬無一失,11名技術骨干和140名武警戰士從8月7日早晨8時30分就進入鳥巢現場,進行臨戰前最后一次設備檢測,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疏忽。在幾個小時的“漫長”等待中,他和同事們感受到大戰來臨前的巨大壓力……
“馬上還要參加閉幕式和殘奧會開幕式演出的舞臺設備的安裝調試,任務更加艱巨,我們會從細節入手,更加努力工作,出色完成任務。”張建波說。
“球籠”最揪心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演出舞臺大致由中心臺、補臺、側臺等幾部分組成,支撐其10臺升降設備主要由太重北特制造。
舞臺面積大約在1000平方米,開幕式的主要文藝演出集中于此。其中,又以直徑20米的中心臺為視覺的焦點。根據開幕式總體構思,太重北特專門為中心臺制造了可拆卸式led舞臺,又稱“球籠”。球籠為一圓型的升降舞臺,鋪有led屏幕,由鋁合金制成,高約10米,重量約10噸,led舞臺可以打開,升降自如,可運送中心臺演員上下,開幕式最初的一幅畫紙便是led舞臺先打開,然后由球籠“托”出地面。更大的秘密在于:開幕式表演最后出現的那個“地球”之前就藏在球籠之下。“地球”在升到地面前,必須先拆除球籠。
“球籠若不能在前一個節目表演的15分鐘內拆除,下個節目就無法按時演出。”一臺10噸重的鋁合金設備在15分鐘內準確無誤地拆除,談何容易?其背后是上百次的模擬演練。為了開幕式的成功,太重北特的12名員工與140名武警戰士從今年5月1日起,每天拆裝一次球籠。從第一次拆除費時兩個小時一直到8月8日在8分鐘內就完成了任務,太重人的心血和汗水終于換來了回報。
打造精品最賣力
開幕式演出中的飛天、空中飛人,吊起來的奧運五環和畫紙等場景,運用的是太重北特制造的上空設備。據太重北特技術科長李志富介紹,本屆奧運會開幕式演出使用他們生產的舞臺設備達到了5種產品,10余臺套,是國內舞臺設備制造企業中最多的一家。
“能承擔奧運會舞臺設備制造任務,我們感到自豪和光榮,但是壓力也很大。”太重北特董事長張連生表示。
從2007起,太重北特不斷接到奧運會舞臺設備制造任務。他們提出“打造奧運精品,為國爭光”的口號,不惜一切代價,盡心盡責,完成奧運產品的制造任務。常常是邊投料,邊制作。由于沒有現成的生產模式,有時還需要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把導演的構思變成實物產品。在加工難度大、時間緊、技術含量高的情況下,全廠200余名員工曾經連續一個半月加班加點,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順利完成奧運會舞臺設備制造任務。太重北特近年承攬了國家大劇院、深圳世界之窗、北京歡樂谷等多項國家重點舞臺工程制造任務。圖為太重北特公司承制的奧運會升降臺。
中國工業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