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報訊 (記者 李興彩)1月13日下午,由上海科創基金主辦的“科創系列論壇”開幕。本次論壇以“服務科創企業、了解科創企業、投資科創企業”為主題,旨在搭建專業化溝通交流平臺,推動一、二級市場之間聯動,服務科創企業發展,為落實上海三項新的重大任務、為服務上海科創中心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首場論壇聚集人工智能(ai)主題。
在本次論壇上,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李軍在致辭中表示,科創企業往往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科創板的設立,將為中國科技型企業提供一條全新的融資綠色通道,推動資本市場和科技創新更加深度的融合,為發展潛力大、帶動作用強、成長性高的科創企業注入“源頭活水”。希望通過一、二級市場聯動,共同營造適合創新創業的資本市場環境,不斷提高資本市場對科創企業的包容性,打造有溫度的投融資生態圈。
上海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總工程師張英在致辭中表示,上海將重點培育人工智能產業,推動智能機器人、智能駕駛、智能硬件、智能芯片、智能傳感器、智能軟件六大方向快速發展、互相支撐,促進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結合科創板和注冊制的推出,市經信委將推動一批ai企業把握機遇、實現跨越發展。
主旨演講環節,線性資本創始人王淮作了題為“ai投資新方向及如何尋找最合適的創業團隊”的演講,紅杉資本合伙人周逵作了題為“ai投資方向的思考與案例分析”的演講,高成資本創始合伙人洪婧作了題為“技術創新周期與價值創造機會觀察”的演講。
在圓桌對話環節,正心谷創新資本創始人林利軍、高成資本創始合伙人洪婧、天風證券副總裁趙曉光、安信證券研究中心總經理胡又文、華泰聯合證券執行總經理田來分享了他們對于國內資本市場如何看待科創新興企業、ai及科創新興企業估值等話題的思考與理解。
據悉,聚集人工智能(ai)主題,來自紅杉資本、高成資本、線性資本等創投基金,國泰君安、申萬宏源、海通證券、中信證券、安信證券、華泰證券、天風證券等知名券商,匯添富基金、華安基金、富國基金、華夏基金、嘉實基金、易方達基金、興業全球基金等主流公募基金,以及部分銀行、保險及產業集團的近200位一線市場投資人參加了本次論壇,共同探討國內資本市場擁抱科創企業及ai新方向。
上證報訊 近日,在“2019年丁祖昱評樓市”現場,易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周忻宣布了公司最新戰略轉型。試水一年后,易居欲全面進擊存量資產市場,公司開發的”大資管”平臺——中國房地產資管信息服務平臺正式上線。
目前,易居企業集團擁有三大業務板塊,分別是一手房代理服務、房地產大數據應用服務以及二手房經紀平臺。
為何選擇此刻轉型?周忻給出了他的判斷。“地產行業目前已過了‘大開發’階段,未來五到十年雖會保持一定的慣性,但已行至尾聲,而以‘存量運管’為成熟標志的地產下半場正拉開帷幕。”
住宅開發的增量逐步逼近行業天花板,以規模換市場的老路日益逼仄,房企競爭也愈發激烈,這些情況都表明地產行業的生態面臨重大調整。面對前所未知的新賽道,易居開始了二次探索。16年前,易居為服務于新房交易而研發了地產住宅信息服務平臺,有了之前在平臺、數據、服務和技術上的積累,現在這一頁就此翻篇。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存量房市場,主要是不動產的資產管理,包括住宅領域的二手房,以及非住宅領域的商辦、酒店等商業地產,這才是房企未來要扎根的主戰場。周忻認為,住宅大開發時代,易居旗下子公司克而瑞研發了地產住宅信息服務平臺,主要為開發商提供大數據決策。而新的大資管平臺將把易居的服務線從“住宅”延伸至以“資產”為代表的中國房地產下半場,為業主、經紀人、投資人、運營商、第三方機構、金融機構等提供解決方案。
據悉,易居新的大資管平臺將基于大數據及區塊鏈技術,打造全程覆蓋“募投管退”的應用體系。周忻透露,克而瑞資管平臺應對資管領域的發展,打造了四條服務產品線——已成功運營一年的交易平臺(易樓)、管理平臺(秋實鏈),還有資產數據庫提供信息服務、提供資產及企業評測服務的資管評測。
2018年是金融大資管元年。銀行、券商、保險等金融機構紛紛開始自我革新。如今,一直自稱地產服務生的易居又是如何看待自己“地產+資管”的轉身呢?
周忻認為,在重運營、重管理的存量時代,企業盈利的核心應轉變為資產增值所帶來的回報,這就需要有創新的運營模式。資產不僅是“盤活”,更要“激活”,讓其在募投管退中產生綜合效益。
在近兩年的房地產政策主基調下,挖掘優質資產、優化融資路徑、提升資管能力,已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然而,這一塊卻幾乎是空白,特別是商業地產的投融管控這一塊,有些比較突出的問題。
周忻指出,對資產持有方來說,最關心的是自己的資產值多少錢、管理團隊把資產管得好不好、收益情況怎么樣、和競爭對手比,自己的資產是有優勢還是有差距?然而,目前看并沒有一套能全面反映資產運營、財務指標、價值評估的完整的管理系統。
對此,易居企業集團副總裁劉文超在接受上證報采訪時坦言,在和許多房企的接觸過程中發現,習慣開發和周轉思路的房企,甚至都未必能算清自己手中的存量資產,更談不上進一步管理了。
“對運營管理方而言,他們最關心的是宏觀的趨勢、中觀的行情和微觀競品,但缺少一個集大成的信息工具,包括信息工具背后強大的存量資產數據庫。”周忻指出,一直以來在國內尋找資產需要經歷“大浪淘沙”式的消耗。對資產投資方來說,大宗資產的買賣因為信息的不透明,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審計和價值評估,獲取資產信息不準確,交易互配問題難也是比較突出的。
來源:蝦證券泄證券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