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石油機械是中石化明確定位、重點扶持的石油機械制造基地,是江漢油田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今年以來,江漢油田認真貫徹蘇樹林總經理在江漢油田調研講話精神,把謀發展、促發展作為“雙促”主題活動的落腳點,通過技術創新、品牌經營、精益生產和人才開發“四輪驅動”,著力打造“中國第一、世界知名”的石油機械制造品牌,實現了江漢油田機械制造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在去年實現銷售收入翻一番的基礎上,今年上半年,機械制造系統實現銷售收入25.14億元,同比增長52.1%,全年有望實現銷售收入60億元。
一、加大產品研發力度,始終搶占技術制高點。江漢油田把加強產品研發,推進技術創新,作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中之重,加大投入,每年用于新產品研發的費用占銷售額的5%以上,以江鉆股份破巖研究中心和四機廠石油鉆采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基礎,建立了產、學、研、用一體的研發體系。通過外引內聯,不斷拓展技術合作渠道,按照“高起點、高技術、高質量”要求,大力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特色產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優,人優我精,保證江漢石油機械制造的主要產品與國際主流市場保持同步,在國內市場保持領先。每年有10多項新產品問世,多項新產品填補了我國石油鉆采設備的空白,其中be550鉆機、30dbt鉆機、直升機吊裝鉆機等產品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三牙輪系列鉆頭各項技術性能均優于國內同類型鉆頭,尤其是在中深地層鉆井中優勢明顯,成為用戶首選。
今年以來,江漢油田機械系統加快了重點工程、重點項目的研發實施進程,所屬鋼管廠承擔了為國家重點工程“川氣東送”試制x70鋼級、厚度超過17.5mm的大口徑厚管壁直縫鋼管和彎管的研制任務,經過聯合攻關,成功地生產出合格產品,實現了大口徑厚管壁直縫鋼管國產化的新突破,也為鋼管在重點工程中的銷售拓展了市場空間。所屬四機廠研發的7000米鉆機已通過出廠驗收,出口到俄羅斯的歐亞鉆機已于7月交付用戶,2500型壓裂機組、連續油管作業裝置等重點產品也有望在年內研制成功。目前,江漢石油機械已經形成了鉆頭、車載鉆機、修井機、固壓設備、鋼管、天然氣壓縮機等一批技術先進、競爭力強、市場前景看好的拳頭產品,擁有有效專利198項,新產品產值率達到60%以上。
二、實施品牌經營戰略,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江漢油田牢固樹立“品牌就是競爭力,品牌就是附加值”的理念,把實施品牌經營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六大戰略之一,始終堅持“質量第一、用戶至上”的原則,不斷完善質量管理體系,細化質量控制措施,瞄準“中國第一、世界知名”目標,持續改進產品質量,著力打造精品名牌。注重用優質服務提升品牌價值,踐行“全方位、全過程、全天候、無縫隙”的服務承諾,做到銷售一個產品,付出一份真誠,拓展一方市場,樹立一塊豐碑,贏得了良好的社會信譽,其主導產品鉆頭、鉆修設備、固壓設備、鋼管等被評為“全國用戶滿意產品”。同時,通過產品推介、參加國際國內石油產品展示、企業形象策劃等形式,宣傳介紹江漢機械制造產品,全面提升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以品牌優勢鞏固國內市場,開拓國際市場。今年8月13日,所屬鋼管廠與中石油物資公司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明確了在今后5年及較長一個時期,鋼管廠將享受中石油內部企業待遇,全面參與中石油管道工程建設等重大項目的競爭,此舉將為鋼管廠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目前,江漢石油機械產品行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江漢鉆頭”和“石油四機”被評為“世界市場(中國)石油機械十大年度品牌,成為信譽和品質的保證,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60%以上;“四機”牌石油鉆機、“江鉆”牌系列鉆頭等10多種產品榮獲“中國名牌產品”和“湖北省名牌產品”稱號。
三、全面推進精益生產,努力實現效益最大化。堅持以強化“三基”工作為抓手,持之以恒地開展“基礎管理年”活動,不斷提高管理的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水平。今年以來,江漢油田把精細化管理作為提升管理水平、實現科學發展的重點工程來抓。各機廠根據機械制造產品品種越來越多,生產周期越來越短的實際,遵循“柔性、準時、零缺陷”制造理念,著力推行精益生產模式,從設計、生產到能耗、物流、庫存等各個環節持續改進完善,努力做到在生產管理上精耕細作,現場管理上精雕細刻,成本管理上精打細算,技術管理上精益求精;大力推廣先進操作法,開展群眾性創新創效合理化建議征集活動,半年來,共征集各類改善提案2300多條,其中88%付諸實施,收到顯著成效。江鉆股份在沒有大量添加新設備的情況下,生產周期從39天縮短到20天,鉆頭制造周期縮短近46%,產量同比增長24.3%,存貨周轉天數加快11.2天,實現了提高設備綜合效率、降低庫存、縮短生產周期、提高經濟效益的經營目標。在第五屆中國制造業管理高峰會上,該公司榮獲精益tpm卓越成就獎,油田所屬四機廠、江鉆股份和鋼管廠被評為“全國實施卓越績效模式先進企業”。今年上半年,在原材料漲價、冰雪災害等減利因素增多的情況下,機械制造系統超額完成了半年度利潤指標。
四、著力盤活人才資源,夯實企業發展支點。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在人才的引進、培養、使用、激勵等方面探索有效途徑,完善政策措施,充分發揮各類人才在推動企業發展中的關鍵作用。一是加大引進力度,根據企業發展需要,大量引進石油地質、機械制造等主干專業人才,其中機械系統四家企業今年就引進大學本科生、研究生100多人。為了克服地處偏遠的不利影響,采取將技術研發中心搬遷到武漢等大城市,將新招大學生戶口關系在城市落戶的辦法,解除人才的后顧之憂,吸引優秀人才加盟。二是加強人才培訓,采取與高校聯合辦班、選送參加集團公司集中培訓等形式,先后與武漢理工大學、長江大學合作開辦車輛工程、機械工程、mba工商管理研究生進修班,選送50多人參加集團公司舉辦的各類培訓,提高了專業技術干部和管理干部的素質和能力。三是實施引智工程,專門聘請了美國勞瑪斯特公司總裁麥克先生擔任設計顧問,定期辦班講授國內外石油鉆采設備最前沿的設計知識,傳播先進的設計理念。全面加強技術交流,先后承辦了全國鉆采設備與工具標準化工作年會、全自動固井裝備研發應用技術研討會,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和用戶參與2500hp壓裂車、7000米鉆機設計方案評審,巧借外腦為我所用。同時采取與國外合作研發新產品的方式,以項目為紐帶,在深化合作中提升科研人員的技術創新能力。四是完善激勵政策,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專業技術人才激勵的暫行規定》,積極探索薪酬激勵、事業激勵、福利激勵、精神激勵等多元化的激勵機制,調動專業技術人才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試行了首席工程師、主任工程師等專業技術人才崗位晉升序列設置辦法,使其與經營管理干部待遇基本對應,暢通了專業技術人才成長通道,使專業技術人才待遇有保障,干事有舞臺,發展有空間,工作有動力。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