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遼寧省企業發展普遍受到原材料漲價等因素的影響。大連重工·起重集團面對諸多不利因素,始終保持昂揚的斗志,通過強化技術創新開源,以強化企業管理節流,發展勢頭不但不減反而更快,經濟效益不但不減反而更高。
今年上半年,大連重工·起重集團實現經營總額70.6億元,增長37%;實現出口創匯1.2億美元,增長79%;上繳利稅5.8億元,增長41%。
7月25日,大連重工·起重集團首支完全國產化的70型船用曲軸成功下線,此時距第一支50型曲軸下線不到7個月時間,更令人欣喜的是,首支國產化的90型曲軸將于11月中旬下線,以往遼寧造船業缺失的產業鏈條得以銜接且越做越強,遼寧乃至全國造船業發展有了強力的支撐。
像曲軸生產一樣,2008年大連重工·起重集團新產品開發捷報頻傳,風力發電機、冶金裝備、碼頭裝備,產品型號越做越大,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越來越高,一個老國有企業近年來集聚的潛能強勢爆發。
大連重工·起重集團今年以來能夠取得這樣驕人的業績來之不易。年初開始,受國際市場波動等多種因素影響,鋼鐵價格一路攀升,給以鋼鐵為主要原材料的重機行業造成了很大壓力,利潤空間越來越小,甚至賠錢,致使一些制造業企業寧可掏違約金而退掉訂單。大連重工·起重集團同樣承受著這樣的壓力,據測算,2008年,大連重工·起重集團因原材料漲價因素帶來的增支達6億元以上。
絕不能因宏觀經濟環境發生變化就放慢發展的步伐!大連重工·起重集團的決策層冷靜分析形勢、制定應對措施。他們一方面瞄準國家重點工程建設急需,擴大市場占有率,保持經濟規模。另一方面堅持以效益為中心,開源節流。他們把加快研制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作為開源的主攻方向,以核心技術做支撐,加快新產品開發,拓展新的利潤空間。同時,強化企業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向節約要效益。
兆瓦級風電設備是我國發展清潔能源的急需產品。大連重工·起重集團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全面掌握了1.5兆瓦風電機組的關鍵制造技術,建成了增速機、輪轂、主機架、控制系統和總裝5條專業化生產線,形成了大批量生產1.5兆瓦風電機組的能力。2007年產出501套,產值達40多億元,2008年將生產1000套以上,產值達80多億元,較去年翻一番。截至目前,風電機組在手訂貨合同累計3076套,中標待簽合同2304套。今年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兆瓦海陸兩用風電機組就將具備裝機條件,其價格是1.5兆瓦機的三四倍,經濟效益更為可觀。同時,著手建設風電齒輪箱生產基地,風電裝備產業鏈條繼續拉長,到2010年風電齒輪箱產出將達2000臺,再增產值40億元。
屆時,兆瓦級風電機組年產量將達到2000套,大連重工·起重集團將成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五的風電裝備制造企業。
船用曲軸生產是我國造船業發展的瓶頸,長期以來,一直存在“船等機、機等軸”的現象,遼寧船用曲軸生產也一直是個空白。大連重工·起重集團于去年年底生產出第一支50型曲軸后,快馬加鞭,50型曲軸加工時間由第一支的56天縮至目前的10天,成本大為降低,并向大型曲軸生產大步邁進。剛剛下線的70型曲軸全長9.3米、總重達110噸,不久將交付大連船用柴油機廠,用在為比利時建造的18萬噸散貨船上。目前,大連重工·起重集團大型船用曲軸生產工藝已經成熟,今年大連重工·起重集團將出產20多支曲軸,首支國產化的90型曲軸將于11月中旬下線。目前正在建設的曲軸二期工程將再新增75支大型船用曲軸生產能力,型號覆蓋98型和108型,2011年形成150支曲軸生產能力,這是大連重工·起重集團的又一個增長點。
與此同時,大連重工·起重集團的傳統產品技術不斷升級,現在手里握有400多臺套的起重機合同,一天就要造一臺,目前國內用的造船門吊基本都由其提供。不久前為首鋼集團研制的國內噸位最大、技術最先進的480噸鑄造起重機通過驗收,擁有4項專利。大連重工·起重集團傳統產品優勢更強,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大連重工·起重集團快速發展的另一個重要支撐,是不斷開拓海外新市場。今年以來,大連重工·起重集團已向俄羅斯出口整機39臺,拿下了敘利亞港口建設的總承包權,出口額已達到2億元,并完成了由整機出口到成套出口再到海外工程總承包的“三級跳”,出口利潤也呈跳躍式上升。
大連重工·起重集團為世界第一大鐵礦石生產和出口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提供12臺散料機械,總價值1億美元。此前,繼去年提供了4臺萬噸級超大型取料機后,大連重工·起重集團將再為世界最大采礦業企業———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公司制造3臺萬噸級超大型堆取料機。同時為世界兩大礦業巨頭提供大型散料設備,大連重工·起重集團將一舉躋身世界上少數幾家擁有自主品牌的大型散料裝備制造商行列,品牌將繼續在海外叫響,今年,大連重工·起重集團整機出口也將歷史性地突破2億美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