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林平,中國照明學會秘書長。同時還擔任半導體照明技術評價聯盟主席團主席,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副主席。
1月8日,乘坐于重慶兩江游的游輪之上,竇林平在感受重慶夜景的同時,也在為如何扮靚重慶夜景出謀劃策。
立體感讓重慶夜景更具想象空間
“重慶最大的優勢就是地理地貌。”
面對重慶兩江四岸的夜景,竇林平首先提到的便是這座山水之城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一面——有山、有水、有橋。在他看來,正是岸上錯落有致的建筑,讓重慶在打造夜景方面,有著別具一格的優勢。
竇林平認為,重慶的立體感非常強,這對于燈光設計者們而言,是施展身手的良機。
“重慶有更加足夠的空間去表現重慶的夜晚,而其他的城市,大多都是平面的。”
“如何通過燈光的演繹,把山城的夜晚用立體化的方式呈現給所有市民,讓重慶的優勢發揮出來,這是機遇也是挑戰。”
燈光不是一勞永逸的
這些年,重慶的快速發展引人矚目,高樓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它們在提升了城市高度的同時,身披的景觀燈飾也扮靚了城市夜景。
但在竇林平看來,擁有眾多高樓的重慶應該將它們更好地利用起來,從一個整體的角度,將夜景燈飾呈現出來。“應該有一個整體規劃。”
竇林平認為,如今重慶的高樓各具特色,如何排除這些建筑在外形上的不同,讓夜晚的城市能夠更加立體化的呈現,這就需要照明設計師和工作者們去做整體的考慮。
“剛才我們看了來福士項目,這個樓就非常有特點。”
竇林平說,如果將來這個項目被當做是一個地標,如何在如何打造燈光上,就不只是需要只顧及它的本身。為避免顯得突兀,應該周邊的景觀燈飾結合在一起。
如今,來福士項目周邊的景觀燈飾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表現力,來福士項目建成后,要怎樣讓它們“兼容”呢?
竇林平拋出一個觀點,表示“燈光并不是一勞永逸的”。“比如在確定一個建筑成為地標后,為了讓燈光更加協調,周邊建筑的燈光都需要進行調整。”
竇林平說,這就如同前文所談,燈光在如何呈現上要有一個整體規劃。如果未來在設計來福士項目所在區域的燈光,就需要對這一片區域進行整體設計,以達到更好地呈現效果。
led照明技術還需進一步發展
作為中國照明學會的秘書長,竇林平表示在城市景觀方面的應用上,中國在led照明領域的發展,處在了世界領先地位。
“g20、金磚峰會、上合峰會期間,都是led照明大量應用的典范項目。”竇林平,通過城市景觀照明在國際性大型活動中的示范效應,也吸引了各級政府的關注。
竇林平介紹,led照明在產業進步的同時帶動了大發展,讓色彩變化與聯動能夠展現在人們面前。他認為。如今led照明還在發展進步中,一些特殊的表現形式和手法,還需要進一步挖掘,尤其是在控制領域,讓光亮能夠通過照明設計師之手,更好的與城市環境、建筑相結合。
來源:上游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