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寶鋼股份工程設備部、中冶集團溫州中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研發和制造的全自動干油潤滑設備,填補了國內空白。目前,不僅在寶鋼股份各鋼鐵分、子公司實現了全覆蓋,而且占據了國內80%以上的市場份額,并成功出口到印度、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
冶金行業的大型設備,必須由專門的潤滑設備作支撐,方能安全運行。過去,國內潤滑設備基本靠人工操作,加上潤滑油泵體積較大,給主體機械設備的安裝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此外,在控制技術上,以相對落后的繼電器控制裝置為主,致使操作人員很難及時了解設備的潤滑狀況,極易發生機械設備因缺油而燒損的事故。不僅如此,絕大部分潤滑設備難以抵擋雨雪、烈日、冰凍等惡劣氣候的侵襲,造成潤滑設備故障頻繁,嚴重影響了主機的正常運轉。
寶鋼股份工程設備部于2005年底成立了科研攻關小組,聯合溫州中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展開了全自動干油潤滑設備的研發和制造。在攻關過程中,寶鋼工程技術人員緊密結合現場實際,確立了以機械化、小型化,且能定時、定周期、定劑量、全自動給油性能的研發目標。同時,在模具和計算機監控系統的設計和制造過程中勇于創新,成功解決了干油潤滑設備內部油泵體積大、抗阻粉塵性能差等一系列問題。經不懈努力,一種性能優良、全自動、封閉式的環保型干油潤滑設備于2007年成功問世。
新一代干油潤滑設備在寶鋼分公司煉鋼廠率先使用后,取得了明顯效果。一煉鋼區域共有8臺大型行車,每臺行車裝有5套手動加油泵,每套加油泵有92個潤滑點。過去每個潤滑點加一次油需20秒,每年僅勞動力成本就高達27萬元。使用新一代干油潤滑設備后,一次加油僅需5秒,并可連續使用8個月。此外,每年還可有效減少因潤滑系統故障造成的停機損失18萬元。
為了使這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填補國內空白的科研成果盡快投放社會市場,工程設備部加大了在寶鋼內部的推廣力度。目前,除寶鋼分公司外,寧波寶新、不銹鋼分公司、梅鋼等單位均用上了這一新型潤滑設備。溫州中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也配合工程設備部積極開拓武鋼、沙鋼等國內市場,并占據了國內80%的市場份額。
該新產品在寶鋼成功應用后,迅速引起國外廠商的廣泛關注,并已有產品出口海外市場。業界專家一致認為,該產品具有體積小、自動化程度高、性能優越、實用性強等優點。另據了解,寶鋼已將這一研究成果申報國家專利,并被受理。
來源:寶鋼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