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積極推薦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有關工作的通知》,對2019-2020年新能源無補貼項目提出有關要求和支持政策:隨著風電、光伏發電規模化發展和技術快速進步,在資源優良、建設成本低、投資和市場條件好的地區,已基本具備與燃煤標桿上網電價平價(不需要國家補貼)的條件。本次文件下發進一步從建設規模、投資環境、保障消納、接網建設及市場化交易等多項措施對光伏、風電無補貼項目做出政策支持。國家能源局對“無補貼平價上網項目”并不限制規模,而把這個管理權限下放到省級,并且要求電網公司保證無補貼項目的消納并簽訂不少于20年的長期固定電價合同。保證無補貼項目有合理的收益水平,這將對光伏、風電市場需求形成穩定增量,提升市場信心。
光伏、風電無補貼增量市場確定,有助于提升市場信心:我們認為無補貼項目主要會集中在“綠色資源地區”,這類地區電力需求較大,當地煤電發電標桿價格較高,平均在0.36-0.4元/kwh,2018年光伏系統成本約為5元/w(組件價格約2元/w、bos成本約3元),度電成本約為0.43元/kwh,在此基礎上,2019年光伏產業中隨著上游硅料產能釋放和中游電池片環節的大規模擴產,各個環節產品價格還會有下降空間,假設組件價格下降至1.6-1.7元/w,bos成本下降10%-15%至2.55-2.7元/w,則系統成本約為4.15-4.4元/w,度電成本約在0.36-0.38元/kwh。符合“綠色地區”平價要求。因此我們預計2019年光伏無補貼項目有望達到5-10gw。我國陸上風電度電成本約為0.41元/w,隨著“競價”模式的開啟,機組價格在2018年大幅下降,預計2019年機組價格還有一定的下降空間,疊加鋼價下行,只要在中東部地區控制非技術成本,風電也會有可觀的無補貼增量市場。
多項措施齊頭并進,支持無補貼項目有合理收益率:本次文件為了提高無補貼項目的收益情況,明確提出了優化平價上網項目和低價上網項目投資環境,限制土地成本,可以享受地方補貼;保障優先發電和全額保障性收購;可獲得綠證收入;降低就近直接交易的輸配電價及收費等措施保障項目收益。同時文件明確提出了“簽訂長期固定電價購售電合同(不少于20年)”,因此無補貼項目不必要擔心電價下調風險,進一步穩固了市場信心。并且本次文件的有效期至2020年底,對2019-2020的無補貼項目還是給予了很多政策和經濟鼓勵,這也將進一步刺激市場需求,無補貼項目裝機規模有可能會超預期。
來源:中國銀河證券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