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貨幣政策邊際積極,基建投資有望實現經濟托底:2019年1月4日,央行宣布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別下調0.5個百分點,將釋放資金約1.5萬億元。同時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將不再續(xù)做。本次降準主要是對沖節(jié)前的流動性風險,短期有利于提升市場風險偏好。在“住房不炒”和“堅決遏制房價上漲”的大背景下,資金將進入基建投資領域實現經濟托底,特高壓工程建設將是基建投資的一大重點。
2018年輸變電工程加快推進,特高壓工程交付將于2019-2021年迎來期:
2018年9月3日,國家能源局印發(fā)《關于加快推進一批輸變電重點工程規(guī)劃建設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在今明兩年核準開工9項重點輸變電工程。其中,包括青海至河南、陜北到湖北、雅中到江西、白鶴灘到江蘇、白鶴灘到浙江5個直流項目和張北到雄安、南陽-荊門-長沙、駐馬店-南陽(武漢)、荊門-武漢、南昌-武漢(長沙)5個交流項目,合計12條線,合計輸電容量達到5700萬千瓦,估算投資金額約2000億元。青海-河南800kv直流工程已于2018年11月7日開工,為這一批次首條獲得核準、批復、開工建的項目,總投資約226億元。
特高壓項目核準建設交付周期約2-3年,我們預計2019年-2021年將成為特高壓建設交付的高峰期。
社會資本將進入特高壓領域,有望促使電網建設高質量發(fā)展:2018年12月25日,新華社報道在全面深化改革新聞發(fā)布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家電網公司將積極引入、大型產業(yè)基金以及送受端地方政府所屬投資平臺等社會資本參股,以合資組建項目公司方式投資運營新建特高壓直流工程,共促電網發(fā)展,共享改革成果”。我國2006年開啟建設首條特高壓示范工程。經過十余年的努力,我國已經全面掌握了特高壓的核心技術,特高壓交直流設備國產化率超過90%。在該領域引入社會資本,多渠道籌集電網建設資金,有望進一步促使電網建設高質量發(fā)展。同時也有助于放大國有資本功能,促進完善企業(yè)治理,增強國有經濟活力和影響力。
投資建議:輸變電工程建設將成為我國基建托底的一大方向,包括特高壓工程在內的9項重點輸變電工程核準并開工建設在即。社會資本有望進入該領域進一步促使電網建設高質量發(fā)展,電力設備行業(yè)改革開放的紅利有望被相關公司分享。建議積極關注:(,)、(,)、(,)、(,),關注:(,)、(,)、(,)、(,)。
來源:和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