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來自慈溪匯麗機電實業有限公司的六七名技術員,結束了對常山正洪機械有限公司從產品創新、生產線優化、節約成本等的全面指導。這意味著,專為全球500強配套的國內鑄件出口龍頭——“匯麗機電”已為入主“正洪”機械做好準備。
“眼下,最重要的是保存實力,為明天的發展打好基礎。”“正洪機械”老總劉正樹說,與行業巨頭聯手,不在乎誰當誰的頭,尤其是在這場剛剛開始的經濟“寒冬”里,只要有利于企業發展壯大就行。
“正洪機械”是家已有30多年歷史的機械鑄造企業,主要生產收割機、農用車、拖拉機等的變速箱體。劉正樹坦言,受全球宏觀經濟運行不景氣大環境的影響,此次企業面臨的“寒冬”,明顯比以往來得更猛烈,最難熬的時候,企業毛利只剩下6%至10%,更揪心的是,年初訂單一度下降了近半,曾有三四個月工人工資都不能正常發放。經濟“冬天”已是不可躲避的問題,積極自救是唯一出路。為此,“正洪機械”以退為進,加速轉型步伐,并在發展戰略上作根本調整。
收縮戰線,強調投入產出比,“正洪機械”走的是先破后立的轉型之路。原來該公司生產的變速箱體產品有90%出口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其收割機變速箱體(成品)的產量全省第一,在全國也是最大的企業之一。如今,因國際金融海嘯對東南亞經濟造成嚴重影響,受累于其形成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正洪機械”的訂單銳減。該公司果斷放棄主營業務,全力轉向生產電機箱體等精密鑄件。生產高檔產品要求非常高,鑄件上幾乎不能有任何的氣孔、沙孔等缺陷,為此企業投入先進設備、改造廠房,以此提高加工精度。經歷了“痛苦”的轉型,“正洪機械”也嘗到了甜頭。原來粗加工的變速箱體產品價格僅8000元/噸,可這種精密型的產品價格至少在1萬元/噸,剛開始打入美、日等國家時,市場反饋就很不錯。與此同時,該公司也基本停止了變速箱體的生產,除了少量主動上門聯系的零散單子,每月產量已不足200噸。
“學會放棄也是一種經營戰略。”劉正樹相告,在企業自身實力有限的情況下,要打破“冷”局面,還須眼光向外,尋求強有力的外援支持。該公司開始與擁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企業頻頻接觸,展開合作。5月,“正洪機械”爭取到“匯麗”公司訂單。很快,供貨量從每月幾十噸一路攀升到300噸,雙方在合作中增進了解,“正洪機械”主動拋出橄欖枝,尋求與“匯麗”的強強聯手。前不久,雙方順利達成總投資1億余元的新建出口精密鑄件生產線協議,建成后預計年銷售額可達2億元。在“正洪機械”讓出控股權的同時,企業將搭上“匯麗”為通用電器、愛默生電器、東芝電器等全球著名跨國公司配套的“列車”。
退一步海闊天空。這個“冬天”,“正洪機械”不覺冷,產銷形勢喜人。今年1-9月,該公司實現產值2294萬元,已超過去年全年的產值。
衢州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