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開的2008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上,前來瓦軸集團展位參觀、咨詢的中外客商絡繹不絕,瓦軸以全系列的品種吸引了廣大客商。從偏航、變槳、電機到主軸、驅動裝置、增速機,850kw、1.5mw、3.0mw風機上的六大系列軸承,全部由瓦軸自主研發,并且批量生產,成為本次展會的最大亮點之一。
由瓦軸自主研制的、中國第一套3.0mw風機用偏航軸承和第一套3.0mw風機用變槳軸承也于日前下線,填補了國內空白,向瓦軸建廠70周年獻上了厚禮。該集團通過實施十六個關鍵領域重大技術裝備配套軸承技術改造項目,建成了國內惟一的重點技術裝備專項軸承研發實驗基地。其中,風力發電設備系列軸承改造項目已經投產,實現了為國內1.5mw、2.1mw風機的全方位配套。目前,瓦軸正在加速研制3.0mw以上大功率風力發電配套軸承。
隨著第一套出口歐洲的高精密風力發電轉盤軸承發往用戶、用于醫用設備的新型轉盤軸承形成批量生產能力、具有世界級科技含量的高精密機床軸承順利出產……近年來,作為我國軸承制造的領軍企業,瓦軸在國內軸承業的高端市場上,在與世界軸承巨頭的較量中,“志在高端”、“勇在替代”,使“中國瓦軸”在世界上已成為“中國軸承”的代名詞。
十年磨一劍
瓦軸集團董事長、總經理王路順說,“軸承在國外屬于精密制造系列產品,而在中國卻被列為基礎件行業,屬性的不同決定了中國軸承與世界軸承的差距。”作為一個配套產品,軸承在整機上所占的比重很小,但其分量卻很重。尤其在一些高技術含量的重大裝備上,軸承是保證其精度、性能、壽命和可靠性的關鍵所在。據了解,在我國重大裝備國產化的過程中,軸承行業發展的嚴重滯后,拖了主機快速升級的后腿。高速鐵路客車、高檔數控機床、中高檔轎車、高速精密軋機、大型風電設備等配套所需的關鍵軸承,多數依賴進口。隨著我國主機的不斷升級,軸承的進口量不斷擴大,出口額與進口額之比,由1998年的1∶0.5,提高到2007年的1∶1,一言以蔽之,軸承等一些關鍵配套產品已成為國家重大裝備國產化的瓶頸。然而,據有關部門初步測算,到2010年,國家“十一五”期間的16個關鍵項目年需配套軸承550.5萬套,達116.5億元。
如此大的差距,如此大的市場,使瓦軸成為“知恥后勇”者。
“作為中國軸承行業的排頭兵,承擔為國家重大裝備配套軸承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瞄準世界先進水平,盡快縮小與世界軸承強企的差距是歷史賦予瓦軸的使命;掌握高新技術,占領高端客戶,發展高端市場,實現替代進口是我們多年來持之以恒的實踐;堅持自主創新,振興民族工業,讓‘zwz’(中國瓦軸)叫響世界是我們孜孜以求的目標。我相信,不久的將來,在世界軸承行業里,‘china—zwz’將有不可撼動的一席之地。”早在10年前,王路順上任伊始,就為瓦軸確立了這樣一個遠大的目標,十年來,瓦軸正是朝著這個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來……
世界一流的鐵路軸承生產線、國內第一條年產160萬套的emq軸承生產線、國內最先進的第三代轎車輪轂生產線和國際一流的滾珠絲杠副生產加工基地,以及國內軸承行業惟一一個通過國家認證的國家級實驗室等一大批為國家重大裝備國產化提供的基礎“硬件”,近年來逐漸落戶瓦軸。2005年,該集團啟動了精密技術與制造工業園建設,實施了總投資額高達14億元的十六個關鍵領域重大技術裝備配套軸承技術改造項目。項目建成后,瓦軸增加了國際一流的裝備、實施國際先進的制造技術和現代物流設施、工位器具等,形成了大型、精密、高速、特殊結構等高性能軸承產品的高水平制造能力,建成了國內惟一重點技術裝備專項軸承研發實驗基地。近年來,瓦軸以每天開發2種新產品的速度迅速增加品種,共開發新產品4000余種,改造老產品1200種,替代進口1200種,擴大出口產品1300種,應用國防及高、精、尖領域產品200余種,有400余種規格的產品用于風力發電、精密軋機、數控機床、工程機械等國家重大技術專項……如今,瓦軸已經躋身世界軸承行業前十名。
通過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
今年上半年,瓦軸集團實現銷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26.6%,利潤同比增長了149%。高精度數控機床主軸軸承、風電行業變槳轉盤軸承和增速機軸承、冶金行業用高精密軋機軸承、醫療行業用高精密ct機軸承、掘進機軸承……一系列國家發展裝備制造業配套急需的替代進口軸承陸續批量出產,這一切均源于自主創新。
瓦軸擁有同行業惟一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并由王路順親自擔任技術中心主任。由此建立起來的技術創新體系,是以技術中心為核心,以自主開發為主導,以產學研聯合和引進技術為補充,建立產品研發、制造技術、檢測技術三個開發平臺,實現自主研發與引進技術、軟件與硬件設施、短期與長期研發、培養隊伍與出成果相結合。在瓦軸,每年的科技投入以10%的速度增長,個人可以用自己名字命名發明創造。
目前,瓦軸集團已擁有從軸承產品設計、工藝制造到檢測分析的核心技術,16000多種規格的產品全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其軋機軸承密封結構設計、振動篩軸承結構設計、汽車軸承三凸設計技術、精密鍛造工藝技術、滾子對數母線加工技術、角接觸球軸承萬能配對工藝技術、貝氏體淬火技術、波速度檢測及分析技術等核心技術的應用,為其發展和市場開拓提供了優質產品。
在自主研發的同時,瓦軸通過合資合作,引進、消化、吸收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瓦軸選取的伙伴均為世界知名公司,產品多數為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而且達到國際水平,并在引進技術的同時引進管理,擴大了產品出口,拓展了國際市場。
如今,瓦軸技術中心研發能力在國內軸承行業排名第一,每年承擔20多項國家重點工程和重大裝備配套項目。產品檢測試驗中心是國內軸承制造企業中惟一被國家實驗室認可委員會認可的國家級實驗室,與國際上26個國家和地區檢驗結果相互承認。瓦軸產品全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成為中國軸承行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最多的企業,并有17人成為國內軸承行業學科帶頭人。
向重大裝備精密軸承進軍
近年來,該集團依靠自主創新,以研制發展重大裝備精密軸承為方向,以精密技術與制造作為支撐,不斷在高端軸承產品上實現重大突破和批量生產,改變了我國許多重點領域的關鍵技術裝備高精密、高可靠性、高轉速軸承長期依賴進口的狀況,實現了核心部件的國產化,為我國重大成套裝備制造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風能作為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瓦軸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研發風力發電機軸承,是國內最早從事風力發電機軸承研發的軸承企業。隨著風電產業的迅猛發展,特別是風力發電項目被確定為國家重點發展的十六個重大技術專項之一,瓦軸將兆瓦級風力發電機軸承的研發列為公司重點研發項目,并投巨資在瓦軸精密技術與制造工業園區建立了現代化的風力發電機軸承生產基地。該集團在引進當代世界最先進的各類精加工裝備,采用先進的加工工藝的同時,投資對擁有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進行改造,與西安交通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重點院校和研究機構聯手合作,共同進行技術開發和研究,全方位地提高了企業的研發能力和自主創新水平,并配套建成了國內軸承行業最大的軸承檢測試驗中心,形成了產品研發、制造技術、檢測技術三個開發平臺。目前,瓦軸已和國內幾家大用戶簽訂了10多億元的風機軸承供貨合同,僅今年9月以來,就與國電聯合動力、廣東明陽風電產業兩大集團簽約了近7億元的風電軸承合同,還為世界排名前幾位的印度、德國等國家的大型風電公司提供產品。目前,瓦軸已建成了全國規模最大的風力發電軸承生產基地,形成了完備的風力發電機軸承研發體系,并成功生產了風力發電機系列軸承,能夠為兆瓦級風力發電機提供整機軸承配套服務,且具備大批量生產能力,產品達到了國際同類產品水平。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