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河南省人民政府1月8日消息,《河南省煤電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生產結構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近日印發。
根據上述文件,主要目標包括:在煤電占城、圍城嚴重的地方,關停一批煤電機組;在保障企業用電、用熱負荷的前提下,通過大型高效清潔機組替代發電,淘汰一批企業自備煤電機組;在保障民生供熱的前提下,通過關停機組但不拆除設備作為應急備用電源,退出一批煤電機組。在電力、熱力供應有保障的前提下,已核準在建煤電機組優先采用應急調峰方式投運,最大限度減少電煤消耗。到2020年,累計關停淘汰煤電機組萬千瓦以上,實施節能和供熱改造煤電機組2萬千瓦。
具體而言:
——煤電布局結構趨于合理。到2020年年底,全省除承擔供熱、供暖等任務必需保留的機組外,30萬千瓦以下煤電機組原則上全部關停淘汰。河南省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和汾渭平原城市(含上述區域內的省直管縣〔市〕,以下統稱重點區域城市)煤電裝機容量明顯降低。鄭州市主城區煤電機組“清零”,洛陽市主城區煤電機組基本“清零”,兩市市域范圍內煤電機組裝機規模大幅減少。
——煤電生產結構明顯優化。到2020年年底,爭取60萬千瓦及以上煤電機組占全省煤電裝機比重達到65%,較2017年提高10個百分點。60萬千瓦及以上煤電機組成為發電主力,利用小時數明顯提高。
來源:互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