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開始,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不少中小企業或減產或倒閉。然而,我市食品制藥機械行業的中小企業,卻能在危機中“逆風飛揚”。
該行業日前提供的一組數據表示:2008年全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75.7億元,同比增長22.35%,外貿出口2787.8萬美元,同比增長26.8%。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食品制藥機械行業的中小企業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佳績,主要得益于產業鏈、人才、市場網絡等方面的優勢。
優勢一:
強大的產業鏈
主要聚集在龍灣的溫州食品制藥機械,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中國不銹鋼無縫管村生產基地”、“中國閥門城”均在落戶當地,而不銹鋼和閥門都是食品制藥機械的重要原材料和配件。在去年2月份同“中國食品制藥機械產業基地”的金名片,也在龍灣落戶。
除此,溫州的食品制藥機械行業經過多年發展,也形成了一條從管道配件到容器設備的行業產業鏈。目前,從事食品制藥機械生產的有700多家,主導產品有:食品機械、制藥機械、包裝機械、衛生管件、閥門、管道、泵等各類產品1500余種,產品規格達2000多種,完整的產業鏈優勢非常明顯。
優勢二:
行業人才集聚
企業的競爭,人才是最大的關鍵,特別是對于科技含量較高的食品制藥機械行業。歷經數十年的發展,我市食品制藥機械行業會聚了全國各地的大批行業精英,這兩年來,江蘇一帶的企業還組團來溫州招聘專業人才。
根據統計,溫州從事食品制藥機械行業從業人員5萬多人,中級技術人員已占50%。當然,溫州食品制藥機械企業對科技人才方面的投入也是一點不含糊,科研經費的投入都在總產值的5%以上。該行業還和全國20多所大院名校合作,近些年累計研發出1000多種新技術。新產品的不斷問世,大大滿足了客商的需要,從而保證了產品市場份額。
優勢三:
健全的市場網絡
溫州食品制藥機械生產能力和品種,分別占全國的30%和40%。溫州市食品制藥機械行業協會秘書長項有生告訴記者,溫州食品制藥機械產業能逐年增長,并在金融危機中逆風飛揚,與溫州人有著強烈市場意識分不開,這些企業光設在全國各地的銷售辦事處800多家,還在美國、加拿大、日本、朝鮮、越南、俄羅斯、馬來西亞及東南亞各國都建立了新的伙伴關系,形成了一張市場大網。
在該行業采訪,記者還了解到這樣一件事,2007年底,法國食品機械巨頭布赫·瓦斯林公司突然造訪溫州章達企業,作為同行,原來瓦斯林公司在與中國長城、張裕等高端葡萄酒的生產企業接觸過程中,看到這些企業價值不菲的釀造設備采購單上,經常有著將章達作為采購商配套的“身影”,多年的市場跟蹤,讓瓦斯林不敢忽視章達“身影”的存在,于是有了溫州之行。
這張市場大網“網”來了無數的業務,一大批企業的產品占有大量市場份額。其中,溫州康而達公司的產品就占據國內四分之三的市場,溫州亞光機械制造公司有兩種產品占國內同類市場70%的份額。
記者周漢祥 來源:溫州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