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裝備制造業基礎的鑄造行業,由于消耗的原材料以不可再生的資源為主,能耗高、治理污染投入大、人工成本高,特別是一些老的國有鑄造企業包袱過重,所以在這輪金融危機中鑄造行業成為了重災區。
那么,此番金融危機到底對中國鑄造行業會產生哪些深遠影響?國內的鑄造企業又將如何化解危機、渡過難關?這些問題值得我們認真分析和思索。
新的“洗牌”在所難免
目前,鑄造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是市場資源不足,銷售急劇下滑。具體表現是鑄件出口受阻,國內主機廠需求疲軟。去年11月初,業內兩個調研組分別到華東、華中、西南等地區的十幾家主要鑄造企業進行了調研,調研發現大多數鑄造企業都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開工最少的企業一個月只有一個星期左右。鑄件產品出口,北美市場萎縮最為嚴重,我們調研的華東地區兩家外資鑄造企業,一家在北美的市場縮減了40%,一家產品出口到福特和通用的公司,在北美的業務縮減為零。
經營困難的第二方面是產成品庫存增加,銷售回款不暢。受去年上半年經濟高速增長的影響,部分鑄造企業超訂單生產,形成了部分產品儲備,但金融危機的快速降臨,這部分產成品就形成了積壓,甚至是呆死庫存。還有就是目前部分企業處于生產一段停產一段的狀態,為了保證停產期間的市場銷售,生產期間就要多干出一些產品,這也造成了產成品庫存增加。由于金融危機造成銷售疲軟的普遍性,一些整機廠和總成廠也資金缺乏,所以鑄造企業回款更加困難,許多企業面臨資金斷流的局面。
經營困難的第三方面是人員流動增加,特別是一些工程技術人員離開鑄造企業。隨著金融危機的降臨,許多鑄造企業都已實施或正準備實施裁員減薪計劃,鑄造本身就是一個苦、臟、累,不容易留住人才的行業,如果減薪幅度過大,一些工程技術人員勢必會流向受金融危機沖擊相對較小,待遇相對較好的行業,所以鑄造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在實施裁員減薪計劃時,對一些企業的特殊人才要采取適當的傾斜政策。
鑄造行業成為重災區的另一個原因是,它本身就是一個利潤非常低的行業,主要靠規模盈利,而這個行業又剛剛經歷過一段時間的原材料高價格的沖擊。從2007年初到2008年7月份一年半左右的時間,生鐵市場的不含稅平均價格從2200元/噸上漲到4750元/噸,上漲了116%;廢鋼從2400元/噸上漲到4300元/噸,上漲了79%;焦炭從1500元/噸上漲到3900元/噸,上漲了160%,高的原材料價格使很多鑄造企業利潤急劇下降,甚至由盈轉虧。與其他行業不同,經歷過原材料高價格沖擊后,絕大多數鑄造企業基本沒有利潤積累,好不容易堅持到現在,又趕上金融危機,所以生產和經營更加困難。
由于全球經濟衰退,鑄件產品出口受阻,國內需求疲軟。目前的鑄件市場資源十分有限,在爭奪這些市場資源的過程中,一些產品質量優良,產品成本低的企業將會勝出;部分規模小、資金短缺、產品質量和成本沒有競爭力的企業,由于爭搶不到市場資源,只能停產或半停產,金融危機的時間如果再長一些,這些企業只能倒閉。
我們在調研時,遇到一個小鑄造企業的老板,他說他的企業準備關門,問其原因,他說由于沒有活干,工廠處于停產狀態,雖然停了產,但每月電爐變壓器的基本容量費還得交,這就是一筆很大的開支,已經負擔不起。
近年的原材料高價格已經使一批經營不善的鑄造企業倒閉,目前金融危機對中國的鑄造行業將進行再一次洗牌,而從優勝劣汰,從有利于中國鑄造行業發展的角度來說,這也許是一件好事。
積極應對是良方
面對前所未有的經濟衰退,國內鑄造企業是選擇“冬眠”,被動地等待經濟復蘇,還是積極自救,創造機遇,推動企業平穩發展?此番金融危機會持續多長時間,到目前為止沒有誰可以預見,所以被動等待不是上策,只有堅定信心,積極應對,同舟共濟,共度難關,才是良方。
———調整市場格局,優化產品結構。鑄造企業市場格局的調整要注意當前國家政策層面的導向。在國家擴大內需的諸多措施中有不少涉及基礎設施建設,這些項目的建設將需要相當數量的起重機械、樁工機械、土石方機械、混凝土機械、路面機械等工程機械產品。對于工程機械行業來說,無疑將產生一定的拉動作用。據此分析,未來兩年,工程機械的鑄件產品需求量可能會有所增加,應該引起國內鑄造企業的注意。另外,在當前受金融危機影響,外商投資趨冷的大環境下,風電產業仍然受到外商青睞,而且風力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又屬于國家鼓勵項目,因此,風電裝備的大中鑄件也具有持續增長的潛力。
在企業內部,應該對產品結構進行優化。對于一些工藝出品率低,成本高,附加值低的產品要進行淘汰;骨干企業可以利用裝備先進的優勢,利用產品開發和工藝技術力量強大的優勢,多生產技術含量高、經濟附加值高的產品,爭取在產銷量降低的情況下,企業的經濟效益不降或少降。
———提高產品的質量競爭力和成本競爭力。在外部市場降溫的時候,要使企業內部的各項管理工作“熱”起來。雖然大部分鑄造企業現在非常不景氣,但仍然有少部分企業還在滿負荷生產,還在盈利,為什么這些企業能抗得住經濟危機的沖擊?歸根結底是這些企業平時就練就了過硬的基本功,產品的質量和產品的成本具有競爭力,牢牢抓住了用戶。
要抗過嚴冬,我們的鑄造企業必須要強身健體。要抓緊時間開展員工的技術培訓,提高員工的素質。要針對以前生產中暴露出的產品質量問題進行立項攻關,降低廢品率,提高工藝出品率。實施節能改造措施,降低能耗,降低成本。要把這些措施落實到崗位,落實到人頭,確保收到實效。
———合理組織企業內部的生產。企業要嚴格按照訂單組織生產,避免造成產成品積壓占用企業資金,或者形成死庫存造成浪費。在生產負荷不滿的情況下也要高效率,減少能源和燃料的浪費。國外一些鑄造企業推行10×4工作制,每天兩班,每班工作10小時,每周工作四天,這種緊湊的生產組織方式值得國內鑄造企業借鑒。還有,目前全國實行的都是峰、谷、平分時段電價,組織生產時,要注意躲峰就谷,把一些高耗能的工序,比如電爐熔煉、電爐退火等安排在電能的谷期進行,以節省能源費用。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規避經營風險。對庫存積壓的產成品要想法促銷,避免形成呆死庫存;對呆死庫存要采取折價銷售等方式,盡可能變現,避免更大損失。對不同用戶,要具體分析他們的資信狀況,根據不同的資金和信用狀況確定不同的應收賬款額度和回款周期,對在此輪危機中有可能倒閉破產企業的應收賬款,要派專人催收,并結合法律手段,挽回損失,規避風險。
(作者為一汽鑄造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鑄造協會常務理事)
來源:中國工業報 作者: 于永來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