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可刷臉,入庫不用倒車,機器人搬運自主校正,平均取車時間僅90秒……據悉,武漢首個大型智能機械立體停車庫將于2019年元月投入使用。該停車庫緊鄰紅巷,共有7層,可提供212個泊位,將有效緩解該區域停車難問題。
目前這座立體停車庫,工人正在進行運營前的最后調試。項目現場負責人馬小兵介紹,這是車庫的安全警報系統,有人踏上車庫,警報就會響起,提示此處不能站人。
不僅安全有保障,在這座智能停車庫停車,全程無需人工操作。車庫門自動感應開關,車主僅需將車開進車廳,由機器人幫助校正和搬運,未來還可實現刷臉取車、預約取車。
區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座公共停車場不僅智能,平均建設用地僅為平面停車場的十分之一,泊位數是同等大小立體停車場的3倍。
解決停車難問題,武昌區在充分利用空間上做足文章。與智能立體停車場向上要空間不同,健康路地下停車場,則是一個完美利用地下空間解決綜合問題的典范。
該停車場地下二層為公共停車場,地下一層為菜市場,地上為綠化公園,戰時則做人防工程使用,在公共資源使用上做足了減法,在民生上做好了乘法,以有限的空間和資源盡可能滿足居民停車、購物、休憩等多元需求。
據悉,今年來,通過嚴格落實規劃配建泊位、加快建設獨立公共停車場、復合利用閑散空地、機關、企事業單位平改立、學校操場地下空間利用、幸福社區建設中泊位規整等措施,武昌區已完成49個點位17180個停車泊位建設,完成目標率101%,其中公共泊位9824個,獨立公共點位10個,老舊小區點位6個,優化了停車秩序,有效緩解轄區停車難題。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