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隨著近年我國經濟的發展,加上歐元匯率下跌,內地豪客紛紛遠赴歐洲,以便宜近半的價格搶購名牌,反而拖累內地奢侈品銷售,損害整體盈利。因此,奢侈品名牌lv在歐債危機下,仍在歐洲逆市加價,希望彌補在華生意損失。
同時,中國進口關稅較高,當地lv價格較亞洲區其他地方貴30%。同時在歐債危機肆虐下,歐元兌美元和人民幣匯價去年分別急跌11%和13%,拉大路易威登(簡稱lv)產品在中法的差價,今年首季差距更達47%,加之今年lv等各大奢侈品在華市場提前漲價,進一步吸引內地客赴歐血拼。
lv財務總監吉奧尼表示,今年首季公司的時裝和皮革產品銷售增幅,在亞洲僅10%,不及前一季的18%;在中國的銷售升幅亦不足10%,遠遜美國、日本等地的雙位數營業額。分析指,除非奢侈品業重新調整價格,否則這股趨勢今年將持續,預料企業將在亞洲以外地區逐步加價。報道稱,lv和一眾奢侈品巨擘需在中國以外地區加價3%,以彌補15%內地客在海外購物對企業造成的損失。
此外,雖然經濟有放緩跡象,但中國今年仍料占全球奢侈品銷售增長的1/3。巴黎盛富證券歐洲主管索爾卡估計,由于租金較便宜,內地奢侈品的除息和除稅前盈利為40%,高過歐洲的25%。因此,內地銷售減少將大幅削弱企業整體盈利。
英國最大奢侈品名牌burberry亦有相同遭遇,首季在中國銷售升幅從30%跌至20%,在歐洲的零售卻溫和上升。其財務總監卡特賴特坦言:&ldquo現在主導奢侈品銷售的,是環球旅游消費者。&rdquo
在緊縮大環境下,歐洲民眾已勒緊褲頭過日子,奢侈品業仍大幅加價,將打沉當地人的消費意欲。亦有意見認為奢侈品業應在中國減價,但法國品牌公司ppr副總裁帕盧什指出,除非中國減進口稅,否則減價作用不大。意大利咨詢公司intercorporate創辦人布蘭基尼估計,中國奢侈品進口稅最終將從目前17%再減至最低10%。 >>轉自中國制造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