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武漢7月11日消息(湖北臺記者楊曉)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長江上游洪水再度上漲,昨天(10日)晚上8點,三峽水庫入庫流量為49000立方米/秒,出庫流量是41400立方米/秒。這一輪洪水在7月初開始形成,主要源自上游的嘉陵江和三峽區間等地的持續強降水。
三峽庫區受到洪水疊加的影響,在7月3日-7日出現了兩次洪峰值。3日,長江第一輪洪峰抵達三峽大巴,峰值達到了42000立方米/秒。7月7日,流量一度達到56000立方米/秒,創下兩年以來的新高。
洪峰之后,長江來水出現了緩慢的回退,到8日就降到40000立方米/秒以下。但是由于長江上游的持續降水,9日洪水流量就開始反彈,在9日晚上突破了40000立方米/秒。10日凌晨,長江的來水繼續攀升到40000萬立方米/秒以上,所以三峽水利樞紐梯度調度中心昨天預計,新一輪的洪峰會在昨天晚上8點左右抵達三峽大壩。為什么洪峰沒有如期到達?主要是因為降雨是落在三峽庫區里面,入庫流量方面并沒有突破50000立方米/秒的關口。
長江海事部門提醒,目前長江中上游正值高洪水位運行期,航標的調整力度比較大,船舶的航行操作相對比較困難。巷道部門提醒,過往船舶要注意實時了解航標的配度和水情,謹慎駕駛,確保安全。同時,根據水位的變化來及時調整船位,避讓漂浮物。當水位到達峰度水位的時候,客渡船一定落實禁航制度,嚴禁冒險渡運。
第三次洪峰何時到達三峽大壩?長江水利委員會今天(11日)透露,目前預計可能會在后天(13日),但是因為水情預測比較復雜,根據會商的結果可能會再次確認洪峰將到達的時間。
轉自》》人民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