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經濟形勢仍然十分復雜,特別是與樓宇對講市場息息相關的房地產市場,形勢依舊嚴峻。隨著調控政策的步步深
入,房企的日子也愈加難過,資金鏈斷裂、融資難等問題接踵而至,多數房企深陷困局。房地產作為安防產品主要的應用市
場之一。隨著人們對居家安全、智能化的要求不斷提高,房地產行業與安防行業的融合程度進一步加深,特別是樓宇對講產
品的運用已經到了無處不在的地步。因此樓宇對講市場跟樓市緊密聯系,通俗的說,樓市震一震,樓宇對講市場抖一抖。
從2007年到2011年,中國樓宇對講企業像坐過山車似的經歷了市場的最頂峰和最低谷。在2012年的春天到來之時,眾多
樓宇對講企業卻沒能感受到春的溫暖和陽光,繼續在寒冷的市場環境中摸索著。隨著從中央到地方頒布的樓市調控政策一波
接著一波,調控力度達到了空前的高度。面對嚴厲的樓市調控,樓宇對講市場也面臨著重大的挑戰。
資金、渠道、營銷&hellip&hellip一件件棘手的難題成為了企業再發展再突破的攔路虎。是突圍?是妥協?必定讓2012年變得不太
平靜。
央行三次加息、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對房地產市場,國家相繼出臺了國八條、房產稅、限購令等一系列調控政策,同時
又啟動了史上最大規模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2012年兩會剛剛落下帷幕,在關乎民生問題的范疇中,樓市調控位居&ldquo翹楚
&rdquo,依然是今年代表們關注的焦點問題。特別是溫家寶總理在記者見面會上明確表示,&ldquo現在的房價還遠遠沒有回到合理價
位,因此調控不能放松。如果放松,將前功盡棄,而且會造成房地產商市場的混亂,不利于房地產的長期和健康發展。&rdquo此
聲音一出,無疑是給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一記重磅。
樓市調控政策一波接著一波,調控力度達到了空前的高度。面對嚴厲的樓市調控,樓宇對講市場也面臨著重大的挑戰。
從2007年到2011年,中國樓宇對講企業像坐過山車似的經歷了市場的最頂峰和最低谷。有了這段經歷,讓很多樓宇對講企業
不僅有了回味四年前輝煌與成績的喜悅,也讓他們在新一輪的惡劣經濟環境下有了應戰的經驗。
樓市震一震,樓宇對講市場抖一抖
去年以來樓市調控的幾劑&ldquo猛藥&rdquo效果顯著。有數據顯示,去年12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價
格環比下降或持平的范圍繼續擴大。全國各地以限購、限貸、限價為主導的調控手段有效的控制了房價。
由于一些房地產開發商的進度受到了影響,設備的選定時間也是有所延長,產品定位也是相對調低了。對樓宇對講產品
從國外設備變成國內產品,有些是一線品牌改成二三線品牌,更有些直接從數字產品改成了模擬黑白產品。降低成本,成為
2009年嚴寒中房地產開發商唯一的救命稻草。但是,這顆稻草卻給了樓宇對講企業致命的打擊。
回顧過去,經過經濟危機洗禮后的樓宇對講企業與房地產開發商更加&ldquo惺惺相惜&rdquo。牽一發則動全身,樓市的震蕩起伏
給樓宇對講市場帶來的沖擊波一直未有停息。
&ldquo安居工程&rdquo蛋糕看似很大,卻困難重重
以2007年&ldquo國24條&rdquo為標志,中央強力推進住房保障制度和施工建設。為了確保保障房的建設能夠真正落到實處,住建
部還與各省級政府簽訂了&ldquo軍令狀&rdquo,把保障房的建設納入對地方政府的考核中。2011年是&ldquo十二五&rdquo開局之年,國家明確
提出,未來五年將開工建設3600萬套保障房項目,使保障性住房覆蓋面達到20%。去年中央財政預算就安排補助資金1030億
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設。而2012年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總量確定為700萬套,雖比原定計劃少,但其安居房的投資量和施
工量,相比2011年卻不減反增。安居工程項目的開啟,給整個安防產業尤其是最近有些低迷的樓宇對講產業可謂是帶來了巨
大的商機。
然而,看似龐大的市場需求,卻成為眾多樓宇對講企業心頭的痛楚。保障性住房由于對價格有所限制,就使得應用到的產品價格偏低,企業利潤有限。若是擠破頭搶灘這個市場,營銷成本會高居不下,產品銷量雖說可以上升,但綜合下來的企業利潤有可能負增長。這種風險,讓很多樓宇對講企業頭痛不已。何去何從呢?這對于近年來追尋產品高端化、技術前沿化的眾多樓宇對講企業來說,無疑是市場策略上的一次&ldquo打擊&rdquo。如何適時調整發展策略、規劃產品定位,給這些企業帶來了新的思考。若是不涉足此類市場,始終流連于中高端房產項目,無疑會和嚴峻的樓市環境捆綁得更緊一些,使企業發展的風險進一步加劇。也許有些企業認為,中國的樓市雖然飄搖不定,但長遠看去還是呈持續上升之態。然而,做企業不是僅憑意氣用事,還有許多社會責任,企業員工的工資、企業長效發展的資金等等。說到底,一個字&ldquo錢&rdquo。經營企業都需要追求利潤,一直耗在這個看似蛋糕很大卻觸摸不到的市場,無疑是會成為一道自我滅亡的&ldquo催命符&rdquo。
為了行業的有序發展,同時也為了企業的持續經營,在經過多方衡量后,一些廠商也適時推出了適合市場需求的相關產品。據福建省冠林科技有限公司蔡沁蓉介紹,冠林就針對保障性住房市場推出的一系列極具性價比的經濟型、普及型彩色可視對講產品。
在保障產品基本功能的同時,讓用戶能夠以黑白室內機的價位,享受到高品質高清晰的彩色可視對講產品,這樣既可以幫助客戶打造優質樓盤,又能夠全面提升業主的家居生活品質,該系列產品一經推出就在市場上獲得了巨大成功,得到了很多用戶的認可。據深圳市慧銳通電器制造有限公司羅強介紹,針對安居工程項目,慧銳通新推出了&ldquo柯基&rdquo系列產品,該系列產品主要著手于價格優惠、高品質保障、高性價比等方面。
資金鏈飄搖不定,觸動生存底線
一系列政策的打壓下,房地產企業開始面臨諸多問題,其中,最為重要的是資金。作為樓宇對講企業的&ldquo衣食父母&rdquo,房地產企業的資金出了問題,樓宇對講企業也將面臨著回款難的問題。
據了解,2011年,樓宇對講市場發展與往年相比趨于緩慢,努力維持在20%左右的增長。據慧銳通公司透露,與2010年同期相比,2011年上半年慧銳通簽單增長率超過了40%,但是出貨與回款方面卻只與往年持平,利潤方面不如從前。
據2012年3月1日安居寶公司發布的業績快報稱,2011年安居寶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53億元,同比微增4.04%;實現凈利潤5938.9萬元,同比下降6.11%。業績下滑的原因是2011年度公司經受了國家房地產政策調控的嚴峻考驗,房地產企業銷售下降對公司業績造成一定的影響。
另一方面,樓宇對講企業作為中小型企業,國家對于中小型企業資金政策又相對較嚴,他們的貸款融資渠道也過于狹窄。這就讓許多樓宇對講企業將目光盯上了資本市場。然而資本市場并不是每家企業都能&ldquo玩得了、玩得轉&rdquo,如何能過五關斬六將,取得資本市場的勝利,為企業后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成為擺在這些企業負責人面前的難題。
沒有良好的資金做后盾,企業的持續發展將會面臨極大的困難。特別是樓宇對講企業的研發資本和營銷資本比較大,這兩個方面若出現某一方面的資金問題,必將影響到整個企業的發展。安居寶大客戶總監史智告訴記者,目前,樓宇對講產品價格越來越透明,利潤空間有限,然而企業之間的競爭還在加劇。面對這樣市場環境,企業需要努力提高企業技術、產品及服務三大核心競爭力。這些都需要資金的支持。所以企業需要針對自身的情況進行戰略布局,創新發展模式,合理配置產品結構。
資本市場,能否讓企業華麗蛻變
2011年1月7日,安居寶在深交所創業板正式掛牌上市,成為樓宇對講市場第一家上市企業,由此掀開了進軍資本市場的大幕。自2005年天津亞安作為國內首家安防企業在新加坡上市以來,安防行業就陸續涌現出一批上市企業:csst、大華股份(002236,股吧)、海康威視(002415,股吧)、英飛拓(002528,股吧)、捷順科技(002609,股吧)、安居寶、迪威視訊(300167,股吧)&hellip&hellip截至目前,主營或涉及安防業務的上市公司達40多家。
安防企業躋身資本市場,不僅給企業自身帶來了許多機遇,同時這也是安防行業發展的契機,尤其是2008年出臺的創業板市場更是安防行業不可多得的機遇。通過上市,不少安防企業有更多資金用于研發、擴大生產規模、更新設備,甚至深入開拓市場,而且上市本身還具有很強的品牌傳播效應。但是仔細觀察后發現,這批上市的安防企業基本都是涉足視頻監控領域,作為平安城市建設以來受益最大的一個安防板塊,視頻監控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同時也造就了一大批優秀的安防企業。
那么樓宇對講市場呢?目前只有安居寶一家上市公司。并且,安居寶的經營范圍也不再是單一的樓宇對講產品供應商,而是社區安防及智能家居系統集成供應商,以社區安防技術研發為核心,集樓宇對講、報警運營、視頻監控、停車場等為一體,開發出智能社區相配套的系列產品。從安居寶身上可以看出,傳統的樓宇對講企業還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光靠傳統的產品和經營模式只會讓路子越走越窄。若想進入資本市場,還必須要把自身的&ldquo盤子&rdquo做大做強。
數字ip技術,市場前行中的助推劑
樓宇對講市場從技術趨勢上看,正是在經歷著從模擬到數字,從總線到tcp/ip的變革。目前,在住宅小區的樓宇對講項目中,數字/模擬混合的組網方式以其極高的性價比優勢占有60%左右的份額,總線聯網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只占據20%的份額,而采取tcp/ip一步到戶組網方式的數字化對講也已經占據了整個市場20%的份額。
數字化技術的導入不僅解決了傳統對講系統中抗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