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led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成本的不斷降低,led射燈已大量應用到各種場所。但led射燈的發展和普及還面臨著許多問題,如何開發高性價比的led射燈,如何解決高功率、高光通量led射燈的散熱問題,如何實現led射燈的模塊化和互換性,如何充分體現led的長壽命、高光效、可控性特點,讓老百姓享受豐富多彩照明的同時,獲得更實惠、更安全可靠的led產品,還需要各廠家及業界人士共同努力。
安全認證日趨完善
led射燈的安全要求大多參考傳統照明,并根據本身特點,形成了一套安全認證標準。
現階段led射燈相關的安全要求大多參考傳統照明,并根據led燈的特點,形成了一套安全認證標準。目前,在led射燈的認證方面,國際上主要以歐洲ce和北美ul認證為主,在中國可進行自愿性認證(cqc)。
在ce認證里包含lvd和emc兩個方面,其中lvd是按照en60968標準執行(將升級iec 62560)emc按照en55015、en61547、en61000-3-2和en61000-3-3標準執行。此外,led燈通常還需要額外參照iec 62471,進行光生物安全方面測試。在北美,通常需要進行ul安全和fcc電磁兼容認證。ul執行標準為ul1993、ul8750和ul1310fcc執行標準為fcc part15 subpart b。在中國,對于led射燈是采用自愿性認證(cqc),執行標準為gb24906-2010(安全)和gb 17743-2007(電磁兼容)。
另外,在led射燈的性能方面,也有諸多標準規定。美國有能源之星(energy star),中國有節能認證要求(執行標準為cqc3129-2010),這些要求均對led射燈的色溫、顯色指數、初始光通量、光效、光通維持率、壽命、中心光強、標稱功率、功率因數、產品標識等進行了規定。
許多電子產品的壽命是以損壞來評判的,但led是一種壽命很長的光源,使用很久都不會壞。而由于光通量的輸出會隨著時間而衰減,因此行業內通常用光衰至70%所需的時間來定義led光源的壽命,即l70。隨著技術的進步,led的光衰越來越緩慢,要完整測試其光衰至70%的時間也難以做到。由于電子產品的壽命呈指數規律,因此led通常做較短時間的老化,通過采樣光衰數據,然后以指數函數來推算其光衰至70%的時間。
通常對led老化6000小時測試光通維持率lm(lumen maintains),按照指數規律,若6000小時后lm>91.8%,便可宣稱25000小時的壽命,若lm>94.1%可宣稱35000小時的壽命,但壽命推算的時間不超過測試時間的6倍。
接口亟待標準化
應根據led的特點,制定一套新型的led射燈規格接口標準,實現led的模塊化和互換性。
目前的led射燈都是以替代傳統鹵鎢燈射燈為主,受其外形、燈頭和安裝要求的限制,使得led射燈的設計面臨許多的困難。在現有射燈標準的尺寸范圍內,很難將led射燈做到高功率和高光通量,同時配光、散熱、電氣安全等方面也面臨諸多困難,不能體現led的長壽命、高光效等特點,不利于led照明的健康發展。
led本是一種新型光源,led射燈是最早能體現led特點的應用產品之一。應根據led的特點,制定一套新型的led射燈規格接口標準。對led射燈的外形尺寸、模組分塊、參數分檔、標準接口等進行規定,實現led的模塊化和互換性,從而推進led照明的健康發展。
目前,國際上的zhaga聯盟吸引了來自美國、亞洲和歐洲的數百家燈具、光源、led模組等制造商及行業相關企業,已經在開展led燈具的規格接口標準制定。其致力于加強led模組及其控件在機械、測試、參數等方面的兼容性,相關技術規范已經出版,部分已修訂多次。在中國,由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牽頭組織的九洲光電等多家企業,也在積極開展相關工作。
選購應區分用途
led室內照明光源相關色溫可分為3組,暖色、中間色、冷色適用于不同場所。
根據《gb 50034-2004建筑照明設計標準》,室內照明光源相關色溫可分為3組,小于3300k為暖色,適用于客房、臥室、病房、酒吧、餐廳3300k~5300k為中間色,適用于辦公室、教室、閱覽室、診室、檢驗室、機加工車間、儀表裝配大于5300k為冷色,適用于熱加工車間、高照度場所。
在《gb 50034-2004建筑照明設計標準》中規定,長期工作或停留的房間或場所,照明光源的顯色指數(ra)不宜小于80。在燈具安裝高度大于6米的工業建筑場所,ra可低于80,但必須能夠辨別安全色。
(來源:互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