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北京汽車市場7月以同比增長33.2%、環比增長7.3%的業績開始轉暖,但對經銷商而言,下半年的日子似乎并不好過,上半年庫存的快速增長,讓&ldquo去庫存&rdquo成為經銷商們首要解決的難題。
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ldquo亞市&rdquo)副總經理顏景輝表示,在庫存量沒有減少的情況下,經銷商肯定會加大營銷力度,如何快速消化庫存將是部分經銷商的年度主題。
高庫存超警戒線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近日發布信息稱,今年3月以來汽車經銷商庫存系數呈顯著上升趨勢,6月已升至2.09,遠超庫存警戒線。該協會上半年調查了國內百強經銷商集團旗下的千余家4s店,涵蓋國內市場上主要量產銷售的汽車品牌41個,其中進口品牌11個,合資品牌23個,自主品牌7個。調查結果顯示,今年5月,自主、合資、進口品牌的汽車經銷商庫存系數分別為3.54、1.47和1.34。
根據國際同行業通行的慣例,系數在0.8-1.2之間,反映庫存處在合理范圍;系數大于1.5,反映庫存達到警戒水平;系數大于2.5,則反映庫存過高,經營壓力和風險都非常大。
供需失衡在終端市場上也被證明,根據亞市的統計,國產車經銷商在經歷過痛苦的7月后,8月國產車車型緊俏指數為6.05,指數與7月相比有所回升,受廠家年中銷售壓庫的影響,7月國產車經銷商庫存壓力明顯增長,當月反映庫存過高的國產車經銷商比例達到42.1%。
&ldquo&lsquo三高一低&rsquo(高指標、高庫存、高風險、低利潤)持續困擾終端市場,經銷商在供需失衡中經受煎熬。&rdquo顏景輝告訴記者,7、8月歷來是淡季的谷底月,盡管廠家對于經銷商采取了各種限價的措施,但面對高庫存壓力,經銷商只能絞盡腦汁消化庫存,這也讓車市終端的優惠開始加大,經銷商也進入了快速回籠資金的過程。
廠家嚴打砸價賣車
事實上,今年以來,北京終端市場的整體價格優惠超過去年同期水平。汽車市場專家蘇暉表示,經銷商在努力沖擊銷量、增加售后存量的同時,只有想方設法爭取廠家更多銷售補貼、銷售返利、活動資金支持才能彌補銷售虧損,維持企業的正常運營。
針對最近一段時間北京地區經銷商砸價賣車現象嚴重,廠家的監管力度也不斷加大,特別是某些庫存量較大的品牌,經銷商被處以高額罰款的消息時有傳出。
不久前,某法系品牌經銷商以低于廠家限價幾千元的價格銷售了一輛庫存車,被廠家暗訪人員發現后,被處以10萬元的罰款。&ldquo廠家對價格的管制很嚴,但不加大降價力度消費者不動心。&rdquo據該店一位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以來,廠家一直沒有停止對經銷商賣車成交價的明察暗訪,這種情況各家經銷商都知道。
&ldquo雖然電話咨詢時任何一家都不敢和客戶詳談價格,但遇到那些真有購買意向的消費者到店砍價,多數店為了成交,都會給出最低價。&rdquo上述負責人稱,現在的市場情況是&ldquo誰家都不會為其他家扛價&rdquo,總會有&ldquo膽子大&rdquo的銷售人員不斷報出更低價,而消費者則非?,F實,誰家優惠多就買誰家的車,如此一來,車價自然屢創新低。
一位汽車企業北京區域負責人透露,經銷商庫存壓力近期加大,賠錢賣車絕非個別現象,多數經銷商的促銷行為只要不超廠家的價格底線,廠家也只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如果發現優惠范圍超出底線,肯定會進行處罰。
據了解,無論是自主品牌還是合資品牌,對于經銷商賠錢賣車的現象都采取了嚴格的處罰制度,罰款也從每輛車2萬-10萬元不等,京城經銷商也只能在利潤和銷量之間的夾縫中找到生存的平衡點。
經銷商暗降求生
進入8月份,在不斷增加的庫存壓力下,原本還算&ldquo守規矩&rdquo的各家4s店開始&ldquo繃不住&rdquo了。
記者日前走訪車市發現,雖然不少廠家明令禁止旗下經銷商大幅降價賣車,且一旦發現即給予大力度的處罰,但仍不能阻止車價一再下跌。為了逃避廠家的高額罰款,各經銷商還是在絞盡腦汁想辦法,以&ldquo團購&rdquo的名義超低價賣車,包括送全險、送價格過萬元的裝飾、送幾年的免費保養&hellip&hellip各類促銷手段紛紛出臺。
一家自主品牌4s店在近期組織的&ldquo團購&rdquo中推出了購車包上牌、送購置稅外加保養大禮包的促銷。&ldquo早從7月開始,我們已經不再主動進車,但之前的庫存還是沒有消化完,現在京ⅴ排放標準就要實施,剩下的時間不多了,如果不趕快賣掉這批庫存車,新車型上來后銷售壓力會更大。&rdquo該店市場部經理向記者透露,現在他們店里的銷售是賣一輛賠一輛,價值幾萬元的車型要虧幾千元。
合資品牌的經銷商同樣加大了降價促銷力度,以期盡快消化掉庫存。一家經銷商集團的老總坦言,目前旗下的合資品牌都處于虧損狀態,個別店甚至不如自主品牌賺錢。
&ldquo清理掉這些庫存車是領導下達給我的死命令,有辦法要賣,沒辦法想辦法也要賣。&rdquo一位合資品牌4s店的銷售經理無奈地告訴記者,該店目前只有一款車賺錢,其余的車型都處于虧損賣車的狀態。
據介紹,目前在京ⅴ標準實施前該店已停止了向廠家的提貨,只有清理掉現有庫存,后續工作才能得以進行,&ldquo現在只能是依靠組織團購類的活動大批量清理庫存&rdquo。上述銷售經理說。
京ⅴ或成救命稻草
值得慶幸的是,北京市即將實施的京ⅴ排放標準將成為經銷商的救命稻草。&ldquo以過去的經驗來看,絕大多數經銷商的甩車行為會在新排放標準實施前結束。&rdquo顏景輝預測,最多持續到本月末,市場中大多數品牌經銷商的清庫將結束,9月后各家的京ⅴ車型將陸續替代老車型。
有消息稱,北京市將在9月實施更為嚴格的京ⅴ排放標準,屆時不符合排放標準的車型將無法在北京市場上銷售。記者調查后發現,經過最近一段時間的賠本甩賣,即便庫存積壓最多的自主品牌,庫存的老車型也銷售大半,而賣得好的合資品牌經銷商,國ⅳ庫存車的壓力也在逐漸減小。而有些品牌早已經為此做好準備,記者從東風標致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未來兩年,東風標致即將推出6款車型,不僅全部符合京ⅴ標準,而且還能有升級空間。很明顯,像這樣對市場反應迅速的企業,就能占得先機。
據顏景輝透露,8月在各種促銷清庫存的措施下,庫存壓力已明顯好轉。雖然國ⅳ車清庫促銷有利于三季度的市場銷售,使經銷商盈利能力有所恢復,但經銷商銷售虧損已成為今年常態,銷售價格在競爭壓力下很難維持盈利水平。
記者了解到,目前報備環保目錄符合京ⅴ排放標準的車型已達366種,并在陸續增加。然而,由于符合京ⅴ標準的車型不全,優惠回調或將對四季度沖量季的銷售產生一定影響。
來源:北京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