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上午消息,國際數據公司idc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預計將達1.253億部,較2017年增長8.5%;同時他們預估,未來五年,智能手表將持續增長,智能手環則幾乎停滯。
數據顯示,新興市場對可穿戴設備的采用也越來越多,智能可穿戴設備未來五年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11.0%,2022年發貨量將躍升至1.8990億部。
idc移動設備追蹤設備高級研究分析師吉提什-烏布拉尼(jitesh ubrani)稱:“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崛起不僅會出現在成熟市場,還會出現在亞太和其他地區的新興市場。”
日本將扮演重要的角色,因為日本消費了所有智能可穿戴設備的三分之一以上。
以系統劃分,在智能可穿戴操作系統中,隨著其他平臺的崛起,蘋果的watchos的份額將從2018年的44.4%下降到2022年的35.8%,但仍將保持領先地位。預計到2022年,第二大操作系統將是android,市場份額為22.4%。
android陣營依然存在系統分裂的問題,不過好處也有:開源平臺為廠商們提供了一個定制可穿戴設備體驗的機會,同時也創造了差異化。一個明顯例子就是谷歌的服務在中國無法使用,許多本土品牌已經開始在wearos(谷歌的手表系統)上進行一些自己的本地化嘗試。idc預計,這些設備將在許多其他國家擴散。隨著更多的供應商開始提供產品,以及該平臺在功能上趕上競爭對手,wearos預計在2022年會占據19.8%的市場份額。
智能可穿戴設備領域的其余領域將由較小的平臺和廠商組成,三星、fitbit和garmin將憑借各自的專有平臺占據主導地位。
idc可穿戴設備團隊研究主管拉蒙任務,智能手表最主要作用依舊是主動向用戶提供可瀏覽的信息,相比手機它的便利性更明顯。其次,智能手表將為用戶之間提供新的通信方式。第三,智能手表操作系統將強調連接,不僅是用戶之間的連接,也是佩戴者與其他智能設備和系統之間的連接。最后,智能手表會在健康和檢測潛在疾病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idc預計整個2018年,智能手表銷量將達到7280萬臺,占可穿戴設備總銷量的三分之二。預計到2022年,智能表的總出貨量將達到1.202億塊。
除了智能手表,混合型手表和一些兒童手表也將繼續大量出貨。
智能手表行業概況
1、各路投資者看好本行業
智能手表是近幾年非常熱門的概念,受到許多投資方看好。隨著國內投資者的加入,智能手表行業的發展環境將進一步成熟,行業企業規模將不斷擴大,提高行業整體實力。
2、需求持續增長
我國智能手表需求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在國內消費水平的促進下,未來我國智能手表市場容量將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
來源:中研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