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湛江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18年廣東省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推廣現場會在遂溪縣楊柑鎮草南村召開。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技術開發推廣總站副站長徐振興、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馮彤、省農墾總局副局長呂林漢及我市相關領導參加會議。現場會還吸引了廣西、海南等地農業農村部門和糖業企業、科研機構等代表前來觀摩。
記者在現場看到,由珠海羽人農業航空公司帶來的3wdm8—20(大田)無人機正飛在空中進行噴灑功能的展示。“這款無人機功能強大,具有大載荷、自主飛行、大數據后臺等特點,根據用戶不同需求,可實現噴灑、播撒、噴粉多種作業功能需求。”該公司一名工作人員介紹,運用無人機作業,比人工效率高出不少,拿噴灑農藥作比較,這款無人機8分鐘就能打完20升農藥,而且噴灑覆蓋面積達到20—25畝,而人工的一畝就需要十幾分鐘。此外,還有大疆農業帶來的t16植保無人飛機,具有強大的硬件協同ai智能引擎及三維作業規劃功能,將植保作業效率提升至新的高度。
湛江是我國主要的糖料蔗生產基地之一,年種植面積約200萬畝,約占全國甘蔗種植面積的十分之一。但現在由于生產成本上升、機械化水平低,尤其是甘蔗收獲環節問題突出,用工成本居高不下,產業逐漸失去了市場競爭力。
要破解甘蔗產業發展難題,推進機械化發展勢在必行——用機械替代人工,降低生產成本,實現轉型升級。2016年以來,我市以“補短板”為重點,在甘蔗收獲機的引進、示范推廣中,確立了“以中小機型為主,大型機為輔”技術之路,在省、市、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通過糖企、農機合作社、蔗農的共同努力,創新農機推廣方式方法,農機與農藝相結合,成功引進洛陽辰漢4gq—130型切斷式甘蔗收獲機進行試驗、示范、推廣使用,取得了顯著成績。2017/2018年榨季,全市擁有洛陽辰漢4gq—130型72臺套,機收面積約9.24萬畝,機收率達5%,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走在全國的前列。
2017年,市政府為了扶持甘蔗生產機械化發展,出臺了相關的扶持政策,對購買甘蔗收獲機給予市級財政補貼,每臺補貼10萬元。2017年全市共購置甘蔗收獲機57臺套,市財政給予補貼了570萬元。據統計,截至目前,通過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撬動了一個多億元的資金助推甘蔗收獲機的引進、示范推廣工作。今年,省農業農村廳從2018年省級鄉村振興戰略專項資金中按排了1000萬元,用于扶持我市甘蔗現代農業裝備的引進、示范推廣及提升農機社會發展服務能力建設。
來源:湛江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