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廚具網
    手機版    二維碼   標簽云  廚具企業大全

“引進來走出去”并舉 推動機械工業國際化進程

2024-05-13 19:03:56 來源: 作者/編輯: 瀏覽次數:5685 手機訪問 使用手機“掃一掃”以下二維碼,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機械工業是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技術裝備的基礎性產業。建國63年、改革開放34年,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機械工業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目前已形成了一個門類齊全、具有較大規模和相當實力、技術水平和成套水平不斷提高的工業體系。截至2011年底,我國機械工業規模以上企業達到7.6萬家,從業人員1752萬人,資產總額達到1.96萬億元,工業產值突破16萬億元,居全國工業各行業之首。機械工業作為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化的道路上取得一些成果和嘗試,主要體現在&ldquo引進來&rdquo和&ldquo走出去&rdquo兩個方面,對此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陸仁琪有著深刻體會,本報對其進行了專訪。

&ldquo引進來&rdquo波折重重

中國工業報:粗略來看,&ldquo引進來&rdquo包括引進技術和引進資金,我國的引進技術經歷了哪些階段?在此過程中能吸收哪些經驗和教訓?

陸仁琪:自建國以來,我國機械工業技術引進經歷五個發展階段:上世紀50年代主要從前蘇聯和東歐國家大量引進成套設備和技術,建設了一批機械工業基地,奠定了我國機械制造與機械科研發展的基礎;上世紀60年代機械工業技術引進轉向日本、西歐等資本主義國家,但技術引進的規模較小,進展遲緩;上世紀70年代機械工業技術引進擴大到整個西方國家;上世紀80~90年代,以來圖來料加工和貼牌生產為主的加工貿易發展迅速,對技術引進發揮了積極作用;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跨國并購浪潮興起,我國機械工業國際科技合作走向一個新臺階。回顧機械工業技術引進的曲折發展歷程,得出以下啟示:

首先,必須正確選擇技術引進的內容與方式。目前,中國機械工業已有比較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已沒有必要再像上世紀50年代和70年代那樣為提高生產能力而花費大量外匯去進口大批成套設備,而應當進一步減少對外國技術的依賴,增強本國的自主開發能力。

其次,必須處理好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及自主創新之間的關系。大家知道,科學無國界,技術卻有國界。目前中國機械工業所引進的技術大都是世界上上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先進技術,大部分是國外處于生產飽和期和即將淘汰的設備和技術,真正的高新技術歐美國家遲遲不輕易轉讓,我們也無法通過技術貿易方式獲取。現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如果我們只重視引進技術和設備滿足于投產和擴產,而不重視自主創新,那只能永遠步別人的后塵。根據對&ldquo八五&rdquo期間我國大型機械制造企業開發成功的92種量大面廣的典型新產品抽樣調查的結果,利用國外技術開發的產品占57%,立足于國內自主開發的只占43%,說明中國機械工業發展對引進技術具有較強的依賴性。因此,我國機械工業在今后的技術引進中,必須把學習借鑒和發展自主創新相結合,將引進先進技術與提高國內科研、設計、制造能力相結合,在加強機械工業技術創新體系與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的基礎上,花大力氣做好技術引進的消化吸收、二次開發與創新工作。開展引進技術工作,要特別關注共性關鍵技術的推廣應用,提高整體技術水平和規模經濟效益,實現&ldquo引進技術&mdash消化吸收&mdash改進創新&mdash擴大出口&rdquo的良性循環。

中國工業報:引進資金方面我國又經歷了哪些過程呢?

陸仁琪:我國機械工業是外資參與度最高的行業之一。1981年外資開始進入機械制造業,最初階段是以港澳臺投資為主,此后是日、德、法、美、澳、韓等發達國家。目前世界500強的大型跨國公司中主要經營機械產品的企業基本都在中國有投資企業,部分跨國公司在中國已設立幾十家獨資或合資企業。外商投資企業銷售額占到我國機械工業銷售總額的比重接近30%,出口額占我國機械工業出口總額的50%。到2005年,我國機械工業開始在利用外資和開展進出口外貿方面居于全國領先地位,目前機械產品已成為我國對外出口貿易的支柱產品。機械產品現在享受的實際進口關稅水平為10%左右,大大低于全國16.7%的平均關稅稅率,機械設備的進口基本上都采用國際招標方式,實際上我國機械制造企業已基本與國際社會接軌,已完全適應在比較開放的競爭環境中運行。

自1981年我國機械工業開始承接境外投資項目,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機械工業實際利用外資接近千億美元。外資企業對我國機械制造業開拓國際市場和提升經營管理水平等做出了貢獻。我國機械工業生產增長速度曾保持30%以上的企業均集中在私營和外資企業。外資企業外貿進出口所占比重達61%(2011年統計數據),外資企業是我國機械工業對外貿易的主力軍。

吸引外資對我國機械制造業發展產生的積極影響是:有利于推動國企改革,實現國有資產的變現和增值;引進企業發展急需的資金;引進境外先進的管理和新技術;有利于促進部分產品開拓國際市場;吸納部分勞動力就業。

&ldquo走出去&rdquo喜憂參半

中國工業報:&ldquo走出去&rdquo是我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戰略決策,是將對外經濟發展戰略從&ldquo引進來&rdquo為主,調整到&ldquo引進來&rdquo和&ldquo走出去&rdquo相結合的重要抉擇。請您談談中國企業在&ldquo走出去&rdquo這一過程當中的成與敗。

陸仁琪:企業&ldquo走出去&rdquo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尤其是我國裝備制造業由大到強的必經之路。這個戰略的實施,不僅有利于中國經濟發展,同時將進一步促進世界繁榮。&ldquo走出去&rdquo不僅是追求經濟效益的具體表現,同時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和貿易增長方式轉變都有一定促進作用。當然,面對世界經濟復雜多變的環境,我們&ldquo走出去&rdquo可能會承受空前的壓力:在外存在社會經濟和風俗習慣語言方面的差異、企業內部存在復合型人才匱乏和海外經營管理經驗不足的問題。

鼓勵有條件的機械制造企業&ldquo走出去&rdquo,就是為了充分利用海內外兩種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通過&ldquo走出去&rdquo可以獲取國際先進技術和相關品牌效益;獲取國際銷售網絡及市場營銷經驗與信息資源;獲取有效的經營管理經驗。企業&ldquo走出去&rdquo可以規避日趨激烈的國際貿易摩擦,擴大出口,有利于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實施&ldquo走出去&rdquo戰略,可以促進裝備制造業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同時提高在全球制造業中的國際地位。

到目前,我國機械工業&ldquo走出去&rdquo成功和失敗的案例并存。其中成功的例子,如秦川機床集團并購美國abm拉削公司,成為我國優勢產品&mdash&mdash&mdash齒輪磨床的重要補充。哈量集團并購德國kelch公司,擁有對方的品牌和技術,為我方培養了人才隊伍。北京第一機床集團并購德國沃·考波格機床廠,合作雙方利用優勢,采取靈活方式共同承接國際上的訂貨,包括用德方技術幫助中方承接重要訂貨取得成功。濰柴動力收購意大利法拉帝75%的股份,中聯重科完成對世界混凝土機械知名品牌cifa的并購,三一重工并購德國普茨邁斯特(世界混凝土機械排名第一)。

海外并購不成功的案例也有不少:上汽集團并購韓國的雙龍公司,整合不利。遇到的典型性問題是調研功課不足,盲目上陣,對潛在的管理和文化等問題分析不清,收購后又不能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某機床集團并購德國aba磨床公司,由于&ldquo水土不服&rdquo等種種原因以失敗告終,沒有達到預期目的。還有一些正處在進退兩難或打官司的階段。

推動行業擴大對外開放

中國工業報:您對中國機械企業的國際化發展有何建議?

陸仁琪:要進一步提高機械工業的國際化水平,有四點建議可資借鑒。

第一,堅持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并重和&ldquo引進來走出去&rdquo并舉的原則,推動機械工業擴大對外開放。統籌規劃,不斷提高引進工作的質量,從調結構和轉方式的高度,總結&ldquo引進來&rdquo和&ldquo走出去&rdquo的經驗教訓,避免和防止低水平和重復引進,貿然和盲目地&ldquo走出去&rdquo。把研發基地建設、&ldquo三基&rdquo(基礎件、基礎材料和基礎工藝)產業和高端裝備制造產業作為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重點領域;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到境外投資設廠,建立國際營銷網絡,提高&ldquo走出去&rdquo企業的國際化經營水平,以取得調整產品結構與開拓市場的雙贏效果。

第二,以貫徹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端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為契機,積極主動地參與國際產業分工。當前,在全球范圍內新興產業發展方興未艾,信息技術、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正在醞釀實現新的技術突破,人工智能、機器人和數字化制造技術等飛速發展,在打造新型現代化制造業方面激烈的國際競爭局面正在形成。美國、日本和歐盟等發達經濟體已紛紛出臺加速發展新興產業計劃,比如美國發布了&ldquo先進制造聯盟計劃&rdquo,以確保其制造業的絕對領先地位。為此,我們必須加快機械工業轉型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提升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競爭的能力,提高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

第三,掌握和運用國際規則,爭取一個制造大國應有的話語權,為中國裝備裝備世界奠定堅實基礎。推進我國機械工業不斷提高國際化水平和全面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是必然趨勢,也是實現我國機械工業有大到強的重要途徑。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0多年,目前已成為全球機械制造大國,產業規模和實際產能令世界矚目,但參與全球產業競爭的綜合實力還有相當的差距,所處地位屬于全球產業價值鏈的中低端。盡管在部分領域的國際話語權開始增強,比如在電工電器、內燃機、機械通用零部件、制冷空調等領域,承擔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多個秘書處的工作;儀器儀表行業有3個標準被國際電工委員會采納為國際標準。但是,這與一個世界制造大國的身份還很不相稱,我們還需要爭取更多的國際話語權和議價權。

第四,大力培育國際化、復合型人才隊伍,為我國裝備制造企業&ldquo走出去&rdquo解決后顧之憂。實施&ldquo走出去&rdquo戰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

 
本條標題:“引進來走出去”并舉 推動機械工業國際化進程
本條信息網址:
文本助手 資訊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閱讀關鍵詞
  • 手機瀏覽本文

    手機應用中掃描本文二維碼,即可瀏覽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網絡中。

  • 微信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關注中華廚具網微信公眾號,實時了解行業最新動態。

版權/免責聲明:
一、本文圖片及內容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如涉及各類版權問題請聯系及時刪除。
二、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三、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中華廚具網

0相關評論
今日熱點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薦品牌更多
熱門頻道
關閉廣告
合作伙伴:
中華廚具網 魯ICP備2021046805號         魯公網安備 37162502000363號 (c)2018-2025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資有風險 加盟需謹慎
關閉廣告
關閉廣告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 久久中文字幕精品| 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无码| 久久精品成人影院|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直播| 99久久人人爽亚洲精品美女|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观看软件|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不卡| 国产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少妇无套内谢久久久久| 久久黄视频| 精品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久|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777 | 久久久精品免费国产四虎|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自慰|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香蕉|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不卡| 色综合久久中文色婷婷|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卡顿|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97久久超碰成人精品网站|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一区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体桃花网| 7777久久久国产精品消防器材|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 欧美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精品 | 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