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由全國農機化科技創新專家組林果與設施園藝工程專業組、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西南大學聯合主辦,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特別支持的2018年南方丘陵山區果茶桑麻生產機械化大會正式拉開帷幕。大會旨在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要求,推動實現南方丘陵山區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全面、高質高效機械化,搭建農業機械科研、生產、推廣、流通、使用交流合作平臺,推廣土地宜機化改造模式,推進農機農藝融合發展。
11月27日,由全國農機化科技創新專家組林果與設施園藝工程專業組、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西南大學聯合主辦,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特別支持的2018年南方丘陵山區果茶桑麻生產機械化大會正式拉開帷幕。大會旨在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要求,推動實現南方丘陵山區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全面、高質高效機械化,搭建農業機械科研、生產、推廣、流通、使用交流合作平臺,推廣土地宜機化改造模式,推進農機農藝融合發展。
本次大會包括南方丘陵山區果茶桑麻生產機械化發展論壇以及相關生產機械裝備演示展示活動兩部分。
南方丘陵山區果茶桑麻生產機械化發展論壇分為主論壇和兩個分論壇。上午舉行的主論壇中, 10位來自果茶桑麻等產業的專家,就“丘陵山區機械化果園建設方案設計與實踐”、“重慶市丘陵山區土地宜機化整治技術與實踐”、“現代柑橘產業發展趨勢”等主題發表演講;下午同時舉行的兩個分論壇,就柑橘、桃、麻、桑、梨、香蕉、花椒、獼猴桃等作物機械化發展現狀與趨勢進行報告,并介紹果園精準施藥和配套栽培實踐、設施園藝種苗裝備現狀、熱帶作物機械化現狀與趨勢、果蔬機器人技術研究與應用等方面的相關情況。
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重慶市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為47%,然而,市內柑橘、中藥材、茶葉、花椒等特色產業廣泛分布于山高坡陡、地勢險峭、溝谷縱橫、地形復雜、田塊分散的丘陵山區。2014年以來,重慶注重與產業結合,以國家高標準農田建設通則為指導,開展了土地宜機化整治的試點和推廣工作。至2018年,已在32個區縣完成了10萬余畝土地的宜機化整治,并整合撬動了其它涉農資金和社會資金整治近5萬畝。同時編制了地方標準《重慶市丘陵山區地塊整理整治技術規范》,出臺了《重慶市農業委員會關于土地宜機化整治先建后補的通知》、《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關于做好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土地宜機化整治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作出了技術標準、建設機制和金融撬動“三位一體”的規范和制度安排。
來源:機經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