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光伏產業在此前經歷了大躍式發展,其產能一舉占到了全球的50%以上,但是在發展當中的一些問題被這種病態的繁榮所掩蓋,其產業風險抵抗力非常的弱小。
我國的光伏產業發展從2007年至今,其中的發展歷程用跨躍式發展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但是這種繁榮在2012年國外主要市場相繼對我國光伏產業采取&ldquo雙反&rdquo措施之后,出口受重創,繁榮破碎。
顯然,如果后續政策不出臺,如果不是因為當下政府亟須培育內需市場而出臺新政,近期已傳出消息,工信部將牽頭組織一項&ldquo光伏下鄉&rdquo計劃。在廣闊的農村市場中,私人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需求勢頭不可小覷。但是,如果發展改革委仍堅持要進行項目審核、堅持只給予0.4元/度脫硫煤電價,擴大農村光伏市場又將淪為空談。
一邊是已經躍躍欲試的市場,一邊卻是始終慢半拍的政策。
在中國光伏已經跌入谷底之際,擴大內需或將是唯一出路。當此際,人為地制造障礙必將與歷史的要求相悖,但也不能再度上演&ldquo大躍進&rdquo式的野蠻推廣。最終,應讓市場去自由地勾勒中國光伏的前景。在2012年年底國務院出臺的五點政策也明確提到了減少對光伏市場的直接干預,順應市場發展。
來源:互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