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監管平臺累計接入104.76萬輛新能源汽車,我國已成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增長,另一方面,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顧慮重重。而“充電難”則是其中最突出的一環。
為解決純電動出租汽車推廣過程中亟待破解的充電難問題,近日,市發改委正在公示武漢市2018年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擬發放補貼的計劃,初步確定對22家企業在15個區(開發區、風景區)投資建設的,擬發放補貼共計4726.88萬元。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強勁。數據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8月13日,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臺累計接入104.76萬輛新能源汽車,我國已成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增長,另一方面,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顧慮重重。而“充電難”則是其中最突出的一環。
據中國充電聯盟數據顯示,省級行政區域內所擁有的公共類充電樁數量前十的分別為:北京30363個、廣東29262個、上海26314個、江蘇22075個、山東17557個、安徽9909個、河北9875個、浙江9866個、天津9788個、湖北6214個。
“之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政策著力點主要集中在電動汽車上,充電設施發展要顯得薄弱些,導致電樁使用率不高、資源浪費的現象。此次補貼將進一步完善新能源產業配套措施,促進產業加速發展。”一位新能源汽車業內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
此次享受補貼的充電設施,為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武漢市投資建設并竣工投運,按照規定必須滿足國家通用性標準要求,符合國家充電設備、接口和安全等方面有關標準。
按照《武漢市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補貼實施方案》規定,補貼范圍有兩類,第一類是獨立式公共充電站,符合規劃前提下,服務社會電動汽車的、獨立占地的獨立式充電站,充電樁數量不低于5個;第二類是分散式公共充電樁,利用既有場地建設運營的公共充電樁,以及專為公交、環衛、物流或某法人單位及其職工等特定行業和單位電動汽車提供服務的充電樁。
其中,對于第一類投資額在50萬元以上的獨立式公共充電站,按照投資額的20%一次性財政補貼,最高補貼金額不超過300萬元/站;對于第二類分散式公共充電設施,綜合投資成本和充電樁功率進行一次性財政補貼,直流樁元/千瓦,交流樁補貼400元/千瓦。
來源:國際能源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