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州軍區裝備部和廣東省科技廳主持召開了由廣東夏野日用電器有限公司,聯合廣東省軍區裝備部、后勤部、汕頭市易普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ldquo建制連隊節能減排電磁灶&rdquo技術項目成果鑒定會。
會上,各位專家對建制連隊節能減排電磁灶做出高度評價,經鑒定委員會專家的鑒定,總體技術處于國內先進水平,部分核心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并已獲得兩項國家發明專利,一致同意該項目通過技術成果鑒定并建議在建制連隊進行推廣。而根據用戶此前的試用統計結果,該新型電磁灶可平均節約費用達70%以上。
傳統燃具設備有缺陷
據介紹,目前,我國部隊建制連隊后勤的燃具大都采用的是燃油灶或燃氣灶,燃油灶或燃氣灶存在著消費成本高、噪音大、高熱高濕、油煙大、安全隱患大等一系列問題。
而作為新一代加熱設備&mdash&mdash電磁灶,以其健康、安全、節能、環保等諸多優點得到人們的青睞。但現有的傳統電磁灶也有其缺陷。
專家說,傳統電磁灶采用風冷散熱技術,由于工房或廚房環境有大量水蒸氣、油污、灰塵等,電磁灶工作時,易把水蒸氣、油污、灰塵等帶到散熱器和電子元件上,影響電磁灶的散熱效果,導致工作時通時斷,故障率高,因此,難以進行廣泛的推廣和普及。
新技術破解老難題
據鑒定專家介紹,建制連隊節能減排電磁灶創新之處在于采用了水冷式散熱技術和酷聯精準控制技術。
建制連隊節能減排電磁灶所采用的水冷式散熱技術除了解決風冷式電磁灶存在的問題,確保了電磁灶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外,還消除了傳統電磁灶的噪音污染、減少了風扇損耗的電能。同時,將散熱的水再利用,實現了回收損耗的能源,是一種安全可靠、環保節能、使用方便的新型后勤炊事裝備,能完全取代燃油、燃氣灶,適宜在邊遠營房、野戰作業等條件差、施工不便的環境下使用。
采用酷聯精準控制技術也是新興電磁灶的一大亮點。據稱,該技術是夏野公司獨家研制的專利技術,解決了傳統電磁灶易發生干燒、加熱效果無法控制的難題,實現了加熱過程中被加熱物質的狀態參數的即時反饋,從而達到對被加熱物質進行自動精準控制的效果。
據介紹,目前,建制連隊節能減排電磁灶已在廣州軍區海防一團特務連、三連和廣東省軍區通信站、獨立連、修理所等單位試用,據用戶使用報告統計,平均節約費用達到70%以上。此外,由于溫度控制精準,特別是在裝備維護保養應用中,提高了零配件的表面處理質量,降低了技術工人的操作難度,安全、隱秘、適應性強。
開創技術裝備研發新模式
據了解,鑒定委員會專家由中國人民解放軍7327工廠高級工程師李湘太、中科院廣州能源所高級工程師吳創之、中國電器科學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符永高、廣州軍區通信網絡技術管理中心高級工程師崔麗明、廣州軍區機要技術大隊高級工程師張沙沙、廣州軍區軍械雷達修理所高級工程師梁永新、華南理工大學教授李國元、廣東工業大學教授唐露新、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宋丹玫組成。與會專家聽取了項目的研制技術總結報告,審查了項目單位提交的鑒定資料,現場還觀看了相關技術成果樣機的演示。
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建制連隊節能減排電磁灶的研制成功是裝備制造業研發模式創新的碩果。
&ldquo其誕生是廣東省科技裝備動員辦公室科技裝備動員的一個重要成果,也是貫徹落實建立&lsquo軍民結合、寓軍于民&rsquo的創新機制,響應政府&lsquo科技強軍&rsquo、&lsquo科技擁軍&rsquo、&lsquo民技軍用&rsquo政策的號召,實現國防科技和民用科技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戰略部署。&rdquo該負責人稱。
相關負責人表示,建制連隊節能減排電磁灶在我軍裝備、后勤的推廣應用將極大地改善部隊裝備保養與后勤炊事的工作環境,提高部隊裝備、后勤的保障能力,對人民軍隊構建節約型供應保障方式和技術支撐體系也會產生深遠影響。
來源:互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