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汽車市場出現發展歷史上少有的全面下滑。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今年1-10月我國汽車銷量同比下滑0.1%,這是今年以來的首次累計負增長,結束了自1992年以來25年的連續增長。從月度數據看,7月份以來持續負增長,9月、10月同比下降達到兩位數。唯一的亮點新能源汽車,在補貼政策退坡的影響下,也顯得有些不確定?!昂鳌睕_擊如此明顯,讓不少業內人士和媒體大呼“車市入冬”,負增長恐是定局。今年汽車市場真有如此糟糕嗎?
要·點·速·覽
★ 銷量下滑而營業收入大幅增長,說明汽車單價提高了,消費升級的趨勢不會改變
★ 整個汽車行業分化加劇,未來可能還將持續
不必過于糾結銷量指標
“整個汽車行業全貌是什么樣的,我覺得應該多維度來考慮?!闭劶敖衲昶囀袌龅那闆r,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丁宏祥認為不應該光看銷售數量這一點,只有從數量、收入、利潤、結構、效益等多個角度來全面了解和分析,才能真正認清楚汽車行業所面臨的現狀,以及未來的一些趨勢。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丁宏祥
丁宏祥在近期舉行的“中國汽車進口高層論壇”上發表了這番看法。他坦言今年汽車行業所發生的變化,無論是政策、市場、行業還是技術、商業模式等變化,都出乎大家的意料。年初,國家相關機構、行業協會以及業內很多專家都預測今年市場會有3%左右的增長,但如果按9月、10月的銷售趨勢推理,全年很可能是3%的負增長。從月度銷量看,“趨勢有點嚇人”。
但再看行業的其他指標,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規模以上企業的情況,1-9月汽車業營業收入61818.5億元,同比增長7.5%,這與同期銷量下滑形成巨大反差;利潤總額4517億元,同比只下降3.8%。另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根據行業17家汽車工業重點企業(集團)經濟指標顯示,1-9月營業收入為3萬億元,同比增長8.3%;利潤總額是3089億,同比增長6.1%。
從以上兩組數字看,汽車銷售收入都在增長,同時17家汽車工業重點企業(集團)的利潤仍有比較大的增長。這17家企業占到整個行業90%的市場份額,這說明汽車行業在加快集中。而且整個汽車行業的毛利率依然有10%,這是其他很多制造行業很難想象的。另外,新能源汽車銷量一枝獨秀,1-10月漲幅高達75.6%。
同時,消費升級帶來了細分市場的機會。丁宏祥指出,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和17家汽車工業重點企業(集團)經濟指標,在銷量下滑的情況下營業收入大幅增長,說明汽車單價提高了。這一去年以來就出現的變化,是消費升級最明顯的印證。
今年中高端汽車銷售數據表現也證明了這一點。如在10月份車市整體銷量同比下滑11.7%的大環境下,bba中奧迪a6、寶馬5系、奔馳e級持續增長,同比增幅分別達到12.1%、18.9%、21.3%。
丁宏祥認為這一消費趨勢仍將延續,一個明顯的證據就是從今年雙十一的銷售情況看,消費者對品質、品牌、進口商品等的需求依然很大。國泰君安分析師的分析也佐證了丁宏祥的判斷。該分析指出,今年雙十一全網銷售中,平均包裹單價235元,達到了2014年以來的最高值,網購已經不是廉價的代名詞。從天貓不同品類中前五大銷售品牌排名來看,整體依然維持品牌消費趨勢,其中家電品類國貨優勢顯著,美妝、服飾等品類以海外品牌為主,高端品牌蘭蔻位居銷售榜首。
不過丁宏祥也指出,消費升級對具體企業的影響并不相同。處于細分增長領域,企業的發展會很好。在政策、市場、技術、商業模式等出現大變化的背景下,采取不同發展策略的企業增長差別很大,已經使得整個行業分化加劇,未來分化可能還將持續。
抓住細分增長市場
對于未來的發展,丁宏祥特別提醒企業,要對我國宏觀經濟穩中有變、下行壓力加大的新趨勢有清醒的認識,充分理解和適應市場與政策的變化。從整體上看,我國經濟正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供給側改革持續推進,汽車行業也需要適應這一變化,轉變發展思路。
汽車行業尤其是汽車進口行業與政策高度關聯。今年以來,國家領導人多次強調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政府也相繼推出一系列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舉措,對外開放新格局正在形成。從汽車行業看,今年7月1日起,將汽車整車稅率為25%的135個稅號和稅率為20%的4個稅號的稅率降至15%,等等此類措施,會給進口車乃至國內車市都將產生很大影響。
另一方面,今年因中美貿易摩擦的原因,我國對部分美國包括汽車在內的進口產品加征關稅。未來中美貿易談判將持續,但涉及的可能不只是關稅問題,還會有一些政策方面的變化。這些不確定性會使得進口車市場更加復雜多變,也會影響到國內汽車行業。
同時,企業要充分理解和適應行業的變革。丁宏祥指出,現在業內對此探討很多,總體看,無論是移動出行、自動駕駛,還是數字化、電動化等方面,都在加速驅動汽車行業變革。結合動能的轉換,汽車企業正面臨著一些巨大的挑戰和機會。
企業還要充分理解和適應競爭格局的變化。對于汽車經銷商而言,丁宏祥認為,車市下滑會給其帶來更為直接的影響,同時也會重塑經銷商的格局和形態,經銷商的優勝劣汰與行業整合也會繼續加劇。強者愈強,對外會有更多的資源和合作機會,對內則能延伸業務并進行銷售模式創新。
來源:搜狐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