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航運業便陷入一片蕭條,至今仍不見回暖。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朱寧表示,此輪航運業蕭條之所以持續時間長、影響深遠,主要原因是市場供需的嚴重失衡,而供需矛盾在短期內很難得到解決,因此,航運業處于低谷的時間不會太短。
朱寧說,2005年前后掀起了一輪造船熱潮,其猛烈程度就連業內人士都沒有料到,隨后大量新造船陸續投入市場,使運力供應量大幅增加,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驟然打破了此前的需求預期,從而造成嚴重的供大于求。再加上2009年全世界范圍內開始救市,市場一度呈現出有所復蘇的景象,這使得許多人認為危機已經過去了,一些非傳統船東出于抄底心態開始進入市場,訂造新船,從而進一步擴大了運力供應量,致使航運市場進入了新一輪的蕭條。目前,全球經濟尚處在動蕩中,中國經濟也在減速,運力供需矛盾一時難以解決,因此,航運業低谷期將持續較長的時間。
不過,朱寧也并未完全“唱衰”航運業。他說,航運及造船業都是周期性產業,不會永遠在低谷徘徊,總會有走出低谷的一天。至于何時回暖,主要取決于3個要素,一是市場需求增長多少,二是市場自然淘汰多少,三是現有船舶提前拆解多少。這3個因素的快慢變化,將會對市場產生影響,目前很難說出一個準確的時間表?!安贿^,我們現在看到一些傳統的船東已經開始訂船,與2009年的那批非傳統船東不一樣,他們對航運市場的走向具有實質性影響,這是一個真正值得注意的市場信號,可能預示著傳統船東認為市場已經到了谷底,有望復蘇?!敝鞂幷f,面對寒風凜冽的市場,中外運長航集團也在積極應對,一直在對運力結構、資本結構、資金結構進行調整?!耙环矫媸敲嫦蛭C調整資本結構,使公司更有利于應對當前的市場困局;另一方面是面向未來調整資產結構,以便更具有市場競爭力。當然,這都不是在一兩年內就可以完成的?!?/p>
談到造船業,朱寧說,前幾年新增的運力作用還沒有發揮出來,加上航運公司普遍經營困難,當前不大可能大規模更新船隊。這對造船業不是個好消息,造船業的復蘇一定會更加滯后。事實上,造船業同樣會有一個“關、停、并、轉”的調整過程,這個過程越短,市場復蘇就會越快。對于造船企業而言,當前不僅要思考如何度過金融危機,還要考慮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像某些中西部造船企業那樣在江邊、湖邊造船未來肯定沒有優勢,而東部企業又面臨著勞動力短缺、生產資料價格上升等問題,因此,造船企業可能要考慮向成本更低、勞動力更豐富的新興國家轉移。一味固守在一個不合適的地方,即便未來造船業復蘇,一些企業也不見得有機會。(來源:互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