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記者 吳佳佳
醫療人工智能企業依圖醫療日前宣布:啟動“ai防癌地圖”項目,計劃在未來5年內投入1億元項目資金,聯合數百家醫療機構,以ai應用提升醫療機構服務供給能力,推動中國腫瘤篩查步伐。
依圖醫療總裁倪浩表示,“ai正在成為醫生的助手及第二大腦。我們希望通過持續高效的投入,提升醫療供給側的服務能力,讓更多癌癥患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升生存年限及生存質量”。
國家癌癥中心2018年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惡性腫瘤估計新發病例數380.4萬例,死亡病例229.6萬例,且仍處于持續增長之中,大規模開展腫瘤早篩項目已刻不容緩。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周純武教授指出,影像學檢查是疾病早篩的重要環節,但影像醫師普遍面臨較大工作壓力。而醫療人工智能引入有助于提升影像學科工作效率,減輕醫生工作負擔,減少誤診漏診,為大規模疾病早篩行動開展提供有力技術支持。
以肺癌為例,若能早期發現,患者生存期限及生存質量將大大提高。一旦引入ai技術推動肺癌早篩智能化,有助于肺癌早篩順利開展。
2018年5月至7月底,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放射科依托全肺高分辨率低劑量ct及人工智能自動閱片系統,在廣州開展了針對50歲以上居民“免費低劑量ct篩查早期肺癌”的大規模、示范性、前瞻性肺部體檢公益活動。他們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篩選出高危人群,最終為1323人進行了腫瘤早篩,共發現肺小結節者660例,并診斷出肺癌患者10例。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放射科副主任張振峰教授表示,引入先進的醫療ai智能診斷系統,為大規模疾病早篩尤其是腫瘤早篩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降低了篩查成本,是放射醫師不可或缺的好幫手。
“大規模疾病早篩行動的意義不僅在于腫瘤篩查,還能為搜集區域內肺癌影像學及生物學大數據,提升防癌控癌水平作出貢獻。”張振峰說。
來源:杭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