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 照明燈具制造行業運行情況
1、led 照明燈具制造行業概況
led,即 light emitting diode 的縮寫,譯為“發光二極管”,系一種利用半導體材料的特性將電能轉化為光能的半導體器件,作為新型高效固體光源則具有高效、節能環保、壽命長、安全、色彩豐富、體積小、響應速度快、耐振動、易維護等顯著優勢。隨著近代 led 照明應用技術的進步,冷光源的 led 發光效率不斷提高,目前與普通家用 60w 白熾燈與節能燈相比,同系列 led 燈的能耗分別降低了 84.17%和 20.83%,光通量反之可分別提高 33.33%和 10.34%。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18-2025年led 照明燈具制造行情監測及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在全球能源短缺、各國大力推動節能減排的宏觀背景下,led 燈為代表的節能照明器具以深入民眾日常生活的家用及工業照明為立足點全面契合了當下低碳經濟的發展理念,開始受到市場追捧而逐步進入應用普及期,現已滲入到戶外照明(如路燈、隧道燈)、景觀照明、室內照明、專業照明、大尺寸背光源等多方領域。而 led 照明燈具制造行業是集技術和資金密集于一體的高新技術產業,同時整個行業技術分割明顯,由此劃分出 led 照明產業鏈:半導體襯底材料、外延片、芯片等的制造是上游產業;led 的封裝為中游產業;基于 led 的半導體照明光源與燈具的應用系下游產業。
在 led 行業上游中,主要承擔承載功能的 led 襯底是生產外延片的主要原材料,目前 led 襯底材料主要有四種,分別是藍寶石、sic、si 及 gaas,其中藍寶石、sic 及 si 應用于生產藍、綠光 led,gaas 應用于生產紅、黃光 led。外延生產則是指在 led 襯底上利用各種外延技術(如 lpe、mocvd、mbe 等)形成半導體發光材料薄膜從而制成 led 外延片的過程。外延片的制作對生產設備、技術、工藝、生產管理要求最高,生產工藝最復雜,目前生產高亮度 led 外延片的主流技術為 mocvd(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淀積法)。而上游 led 芯片制造環節需先根據下游產品性能需求進行 led 芯片結構設計和工藝選擇,然后通過退火、光刻、刻蝕、金屬電極蒸發、合金化和介質膜等工序形成發光二極管結構,并經關鍵指標測試后再進行磨片、切割、分選和包裝。led 芯片制造所涉及的工序精細且繁多,工序流程管理及制造工藝水平將直接影響到 led 芯片的質量及成品率。led 封裝系指將外引線連接至 led 芯片電極,形成 led 器件的環節。封裝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護 led 芯片和提高光提取效率。led 封裝行業在技術上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對于下游應用行業具有較大影響。
led 應用環節是針對各類市場需求利用 led 器件制成面向終端用戶的 led應用產品,如指示燈、顯示屏、lcd 背光源、led 照明燈具等,此環節技術主要體現在系統集成方面,技術面較寬,呈現多樣化特征。此處具體所指為基于 led的半導體照明光源與燈具的應用。
2、全球 led 照明燈具制造行業的發展情況
19 世紀以前,人們一般使用蠟燭、煤油燈等非電燈具照明。自 1879 年,愛迪生發明創造第一只白熾燈,開啟了人類照明史上第一次革命。而到 1960 年,人工制造的第一支發光二極管開始進入科學家的視野,之后 1969 年第一盞紅色 led燈、1976 年綠色 led 燈、1993 年藍色 led 燈、1999 年白色 led 燈相繼問世。近年來在全球能源危機憂慮再度升溫的環境下又隨著 led 照明技術的快速發展,半導體照明以其突出的節能和環保特性興起了席卷全球的 led 照明熱潮,掀起了照明行業“第二次革命”,迄今為止全球 led 照明產業已經歷了 50 余年的發展歷程。
目前,半導體照明將替代傳統照明成為照明發展的主要趨勢,各國政府也競相推出扶持促進半導體照明產業發展的政策和規劃,如美國“半導體照明國家研究項目”、“固態照明(ssl)研究和發展計劃”、歐洲“彩虹計劃”、日本“21世紀照明”計劃、韓國“光電子產業分支-gan 半導體發光計劃”均折射出各國對led 照明產業發展、產業經濟與環境能源效應的重視,部分國家甚至將半導體照明產業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進行系統部署,由政府部門進行強制照明節能推動。隨著“全球禁白令”的實施,加之 led 照明產品價格戰的爆發蔓延,led 照明普及得以飛速前進,全球的滲透率也迅速提升,初步形成了以亞洲、歐洲及北美三大區域為中心的 led 照明產業分布和競爭格局。
歐洲地區對于環境保護和能源節約方面監管相對嚴苛,具有嚴格的節能減排目標,早起便開始實施關于禁止使用并逐步淘汰白熾燈具的相關法律政策,并多次出臺關于 led 照明燈具的補貼計劃。當前,照明占歐洲家庭日常耗電量(不包括供暖和熱水器)的 12%。歐洲政府希望通過普及 led 等照明方式,實現到 2050 年將照明在家庭耗電量中的占比降低到 6%的目標。因此歐洲各國對于 led 照明產品的應用推廣力度仍較為強勁,led 照明產品的普及推廣率較高,小功率(主要指 10w 以下)的 led 燈泡和燈具產品已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廣泛銷售和使用。北美擁有全球最先進的上中游技術,擁有世界級的芯片、元器件大廠,光效的持續提升和價格下降的走勢,推動著 led 技術的高速發展和應用前景的飛速增長。同時從樂觀的經濟環境、利好的“禁白”政策、相對完善的配套技術支持以及巨大的潛在需求上顯然可見,北美此時儼然已成為全球 led 照明企業新的角逐賽場。亞洲范圍內,各國政府正不同程度地積極推動 led 照明產品的推廣和應用,其中于日本、韓國以及我國臺灣等地區卓有成效。日本政府于 2010 年開始實施積分換購led產品的政策,鼓勵和支持居民使用節能環保照明產品,同時日本的led照明技術及市場一直走在采取節能實踐的前沿,其產品在日本市場范圍內的普及程度呈高速增長態勢。韓國則提出了“成為世界前三名的 led 產業強國”的目標,其政府大力推進 led,大集團也不斷切入 led 照明產業,積極搶攻 led 照明市場。臺灣經濟部于 2014 年 7 月 1 日開始實施了 led 燈泡最低容許耗用能源基準管制,全面協助消費者落實照明節能共同響應“全民節電行動”,為亞洲第一個實施led 燈泡強制性能源效率管制地區。目前亞洲 led 照明產業步入黃金發展期,變換的市場環境和各企業積極進取的態度,為 led 照明產業不斷注入新元素及帶來更激烈的競爭。
而從全球 led 照明燈具市場具體需求看,目前主要集中在日本、中國、歐洲和美國。
3、我國 led 照明燈具制造行業的發展情況
我國的 led 照明產業起步于 20 世紀 70 年代,經過 40 多年的發展,已初步形成了包括 led 外延片的生產、led 芯片的制備、led 芯片的封裝以及 led 產品應用在內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鏈,目前已經躋身為世界范圍內 led 照明產業發展最迅速的國家之一。
(1)產業總體呈上升態勢,led 通用照明為市場主動力縱觀全球經濟形勢,世界仍難現明顯的復蘇跡象,全球貿易增長緩慢,整體處于結構調整階段,但我國 led 照明產業一直保持著穩定的增長,總體呈上升態勢。近年來,產業整體規模在經歷了連續以 30%以上增長率的高水平發展后進入普遍的放緩期,led 照明產品出口增速依舊高于全國各行業出口平均水平。
4、中國 led 照明燈具制造行業發展趨勢
(1)產品進一步普及,成本和光品質共唱主角當前在全球節能環保的理念驅動下,以 led 為代表的新光源照明正在引發照明行業的一場巨大變革,其既為照明市場帶來了新選擇,也打開了照明應用的新領域。而這種新光源照明產品正在創新技術的驅動下不斷實現更新換代,產品在實現節能升級的同時,在舒適度上也得以更好地提升。且在技術提升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下,近幾年 led 照明產品的價格持續下降,2014 年國內 led 照明產品的價格已降至市場可接受的拐點,備受矚目的民用市場開始真正打開閘門迎接 led時代的到來,其產品也將進一步實現普及化應用。但也由于外需不足、內需乏力以及產業步入成熟階段,led 廠商紛紛涌入民用市場,照明產品價格不斷刷低,競爭如火如荼。企業面臨價格戰被逼壓縮成本,從芯片到應用的各個環節都采取了多種措施,如添加紅光晶粉、發展高壓 led 等以達到獲取更多利潤空間的目的。但部分國內 led 照明燈具制造企業卻以犧牲產品質量為代價換取低成本從而迅速搶占市場,導致產品質量問題突顯,因此成本的縮減也帶來了市場對光品質的重視,消費者最關注的因素也已從關注亮度、價格逐漸向節能、照明品質健康轉變。雖現階段發光率不斷提升,環保節能照明工業的新紀元將提前到來,使得同樣照明強度下 led 中上游成本得以控制。但現行環境下成本和光品質共唱主角,企業如何正確處理兩者關系以此達到市場高光效、高電流、高功率的期望成為了國內廠商探索的新課題。
(2)品牌占據市場優勢,硬實力企業易搶占先機我國照明企業的特點是規模小、數量多,低端市場競爭炙熱化,多數廠商尚存在嚴重的短期行為,重模仿、輕創新,造成自身自主研發、創新力不足,產品雷同、同質化現象嚴重。企業間低水平的惡性競爭使我國被慣稱為“制造大國”而非“制造強國”。品牌則作為一個企業的代表力,也是立企之本,直接成為了企業的核心競爭要素區別于其他同類產品,影響到公司銷售和企業的長遠發展。而且面對全球化、一體化帶來的沖擊,國內企業的品牌意識正在不斷提升,大多數不再僅僅滿足于銷售產品,而更注重于向客戶傳遞產品文化和精神內涵,并主動影響消費者的行為,強化其對企業品牌的忠誠度,使現行市場經濟格局下的品牌價值激增。雖然知名品牌占據著市場優勢,但擁有創新技術和獨特產品的 led企業易搶占先機,憑借其硬實力以及高品質的 led 配件供應商豐富的陣列,創造出選擇度更為廣闊的燈具產品去承載創新品牌的精神、深厚的歷史和文化積淀,使消費者具有明確的購需導向,同時led照明行業將繼續走向成熟。下一代的led照明也將由能夠看到市場趨勢和利用最新技術的超前思維 led 照明企業來推動行業增長。
(3)企業謀求發展,垂直整合或為切入口
世界經濟已由金融危機前的快速發展期進入深度轉型調整期,低速增長態勢仍將延續,主要經濟體總需求依然疲弱。而我國步入經濟增速換檔、產業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的新常態,led 燈具應用場景中量最大的建筑行業增速放緩及工程項目銳減、國內銀根縮緊等諸多不利因素開始共同圍剿處于“膨脹期”的led 照明行業,再加之更多企業的進入攤薄了產品原有的利潤,使其質量良莠不齊,極大的挫傷了市場信心和積極性,行業洗牌加速,規模小的企業夾縫生存,更有甚者陷入虧損泥潭。因此在嘗到惡性價格戰所帶來的不良后果后,越來越多的照明廠家困境求生、轉換視角,將目光聚焦在企業的轉型和升級上,開始嘗試優化產品結構,加快修煉自己的供應鏈控制內功,盡可能實現垂直整合延伸業務條線。無論是通過入股、合資或是策略結盟的方式均藉此加強自身產品競爭力并共同開發市場,且多有大者恒大強者恒強趨勢。與此對應,在部分中低階照明市場中,缺乏成本競爭優勢或是未占據利基市場的中小型企業,也將逐漸退出舞臺。
5、led 照明燈具制造行業競爭情況
全球范圍內,led照明產業鏈各環節參與企業數量呈金字塔型分布。上游襯底制作、外延生長和芯片制造具有技術和資本密集的特點,參與競爭的企業數量相對較少。上游既是技術進步的瓶頸,也是整個led照明產業發展的關鍵,其企業資源比較集中,同時利潤率也較高;中游封裝與下游應用的進入門檻相對較低,參與其中的企業數量較多,檔次參差不齊,利潤率相對較低。
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照明電器生產國和第二大照明電器出口國,led照明燈具主要出口的國家有美國、土耳其、德國、日本、英國、加拿大、法國、荷蘭、俄羅斯、泰國、印度、巴西等。現行業正處在快速成長的發展階段,但行業集中度較低,市場內燈具生產廠商普遍規模較小,多處于“oem”生產代工階段,自主品牌創建及全球品牌塑造方面尚處于起步時期,同時國內大部分企業綜合實力并不占優,未有過硬的技術實力支撐。具體而言,國內led照明行業競爭又可分為三個層次:日、美企業以及中國臺灣地區廠商設在大陸的工廠憑借產品良好的穩定性和一致性,占據高端市場;具有研發實力的國內企業憑借較高的產品性價比,在中端市場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其他不具有研發實力的國內小型企業則主要以有競爭力的低價格集中于對價格非常敏感的低端市場。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